过了年,赶了庙会,在心里默默地许了愿,希望今年可以万事胜意,可以慢慢独立,规划好今后的生活。见了很多亲戚,吃了很多肉,体重倒没有增加。
很小就离开家乡到另一个城市学习生活,老家里的很多人我都不认识了,见了面,竟一时尴尬不知叫什么。“妈、妈、妈,这个人我叫他啥,快告诉我,快、快、快”成了我那几天的口头禅。“考研考的怎么样”、“今年多大了”、“学的什么专业”……每一年似乎都是这几个问题,问的人乐此不疲,可能不知道见面聊什么好,答的人似乎有了固定答案的底气,你问吧,我做好回答的准备了。
然而过年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催婚”,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热搜:95后成被催婚对象。恍然间,我意识到我正是网友口中的95后,应该进入相亲、定亲、结婚的阶段了。可能是在学校待的时间太长,我总觉得自己还小,结婚离我还很遥远。当我听到很多比我小,或者和我同龄的人要结婚的时候,我怔住了,这事儿没那么急吧。
我上面还有个哥哥,今年被大家催婚催的都不想过年回家了。在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是长辈们坚守的信念,似乎到了25、6岁,不急着找对象是不孝顺、不懂事的表现。可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大多数单身的人太有个性了,知道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不想将就,可是往往遇不到那个对的人,或者遇到了却最终错过了。我们追求思想上的共鸣,不想为了过日子、结婚而结婚,我们需要真正的喜欢。喜欢和合适,其实很难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考虑的更多,不敢轻易去爱,不敢轻易付出,害怕最终曲终人散。可是不好好去爱,我们怎么会知道对方是不是自己的永恒。想谈恋爱,怕结果不好,想谈恋爱,怕付出的精力太多,想谈恋爱,怕自己配不上对方,我们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爱已经悄悄地溜走。
我哥一共相了三次亲,前几天见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姑娘,我和我哥一起去的,帮他缓解缓解尴尬和紧张。175的个子,大大方方的穿着,说起话来松弛有度,笑容也很亲切。总的来说,我挺喜欢这个姐姐的。一向排斥相亲的我哥,竟然在回来的路上夸起了对方。聊了几天后说:遇见对的人很难,有共同话题也很难,我们两个都是话痨,聊起来都是话。我知道他应该是遇到了自己对的人。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遇见了,那些我们错过了人可能注定无缘,不要强求,不要留恋。让自己有继续爱的勇气,等着那个我们期盼已久的人。
朋友戏谑说:给你哥定了就该给你说媒了。或许吧,但我想先让自己变得更好,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也可以有拥有一个美好爱情的权利。作为95后的我没有被催婚,你呢,今年多大,遇到自己对的他(她)了吗?如果没有,还请耐心等待,让自己变得更好,然后勇敢地追逐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