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远去的从前,任白云悠悠尽情地游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至中年,甚是奇怪,对以前农村生活的种种不屑,种种厌倦,现在居然慢慢地都如此怀念、如此留恋。有一种想法就像顽强的种子在心底悄悄的发芽、生长、扎根:回到家乡,回到那个从前努力学习、一心要逃离的农村去!回到记忆中的童年,再去看那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嗅那清新若怡的田园气息;大快朵颐绿色、天然的家乡蔬果;品味那伴随整个童年的歌谣、游戏........。

时光荏苒,岁月远去。但远去的岁月中,那些童年的歌谣没有淡去,反而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记忆中:

那时,朗月笼罩的夜晚,宽阔的村口空地总会响起脆铃铃的童声:月朗静、八丈高、骑白马、带洋刀、洋刀快、切白菜、白菜老、切红糕、红糕红、切紫菱、紫菱紫、切蔴籽、蔴籽麻、切豆芽、豆芽豆、切腊肉、腊肉腊、切苦瓜、苦瓜苦、切老虎、老虎一翻眼,四个盘子、八个碗。现在想来,应该是童年时物质的匮乏,让童谣中也蕴含了对丰衣足食的期冀。

更有像:东西大街南北走,出门看到人咬狗,拿起狗头去砸砖,口袋驮驴一溜烟。这样的民间俚语,信手拈来,诙谐幽默。

同龄人在一起时,总会有意和无意地说起那个年代的童谣,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开心的大笑。这些朗朗上口的童谣抑或顺口溜,总是在一瞬间,就把老成持重的中年人拉回到天真无邪的童年。

岁月流逝, 但远去的岁月中,那些儿时的玩具、游戏总会在偶然间击中心底沉睡的童心:

丢沙包,邀上三五个小伙伴用石块在地上画上格子,拿一个沙包丢过去,边跳边唱,无论输赢都会开心的玩上大半天。沙包当然是央求妈妈用小布头对成的,里面装满沙子。那时,一个漂亮的沙包是女孩子炫耀的资本。

踢毽子,用铜钱做底,上面插上鸡毛即成。一个小小的毽子正踢、反踢、跳踢、花样迭出,其乐无穷。小时候总会在过节时,眼巴巴的跟在大人的身后,只为了能得到大公鸡脖子上的那几根漂亮的鸡毛,做一个又漂亮又好用的毽子。

挤棉油,冬日暖洋洋的的午后,一群小伙伴排成一排紧靠着墙壁,两边的一起用力向中间挤,还要喊着整齐的号子,挤出去的那个自然是“棉油”了。大家笑着、闹着,欢声笑语瞬息间就刺破了漫长冬日的寒冷。

还有斗鸡、捉迷藏、推铁环等,每一种游戏都会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欢乐,每天都会有一群小伙伴愉快的聚在一起,做着各种游戏,兴奋的流连忘返,直到大人揪着才肯回家。

不像现在的孩子,虽然有各种电子产品的陪伴,但那些精彩终究都是虚幻的,离开它们,只剩下更多的茫然和无措。虽然有着吃不完的零食,却没有分享的喜悦。他们的内心想来是孤独的,体会不到我们童年时那种自由、热闹、欢畅的感觉。

常在不经意间回顾过往,欣然发现:那一份温暖还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醉美的秋 霞光映天红, 初冬燕归南。 两地景色魅, ...
    Pyy的一缕阳光阅读 2,695评论 1 1
  • 我答应我,30岁之前会写一本小说,送给自己。因为一直没想到写什么,迟迟没有动笔,刚刚在床上闭目听歌,突然想到一个主...
    元文ing阅读 1,462评论 2 3
  • 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黄老师,这些年来我一直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上过的课程也非常多,目前状况是:我的认知是没...
    生命探索者阅读 1,170评论 1 0
  • 此生无悔入火影,来世愿住木叶村。
    不是诗人jkj阅读 1,5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