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日星期三,包头市青山区一年级教师集中在北重六小展开集中的集体备课。本次活动将不同学校的老师安排在不同的小组,全体教师被分成了8个小组。包头市教研室的王建国老师组织本次会议。先是就“拔萝卜”、“有趣的图形”、“分扣子”分别给各小组40分钟集中讨论时间,继而派代表进行汇报,最后集中讨论。
本次活动是继昨天活动之后,今天更加精彩。通过精彩的互动,教师们互相启发智慧,相互交流,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活动中,不同小组基于三节课进行了汇报。我所在的小组按照学习目标制定、活动展开、问题聚焦和困惑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小组汇总。
针对第一节课,我们小组的汇报集中在五个问题。
问题一: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解释加减法的含义。
在这个地方,问题是学生基本上没有问题,还可以设为学习目标吗?另外,我们认为,如果非要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要用加法?”反而给学生搞蒙了。
问题二:基于学生的观察顺序,这个地方用不用规定学生一定从个位开始计算。
王建国老师建议是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纠结。我们没有必要这样规定。反而是进位加法的时候,正好给孩子认知冲突,学生可以体会学习进位加法的规定“从个位算起来的价值”。
问题三:如何预设学生的行为?
我们的方案是,如果学生出现了小棒图,计数器,口算等方法,我们要有序让学生逐个整理出来,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竖式,那么,我们可以用“有一个小朋友是这样算的,你能看懂吗”来引导。
问题四、如何沟通不同的表征
要对应起来,或者是都用小棒图来进行整合,分别对应解释。
问题五、强调规范书写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紧接着,王老师就不同的课进行引领。
下面,我从下面进行概括我的理解。
1. 关注分类价值,夯实数学思想方法
“有趣的图形”这节课可以有不同的活动设计,可以把老师和学生的图形画下来一块进行分类,也可以学生认识名称,可以进行前测看看学生有多少认识。
分类是有层次的,如果给定标准是一种情况;如果不给标准是一种情况。如果我们不给标准,学生可能把四种图形分为两类,比如他可能把直的放在一类,把弯的放在一类。学生还可以分成三类,把三角形分成一类,正方形和长方形分成一类,圆形分成一类。学生还可以分成四类。教师可以提这样追问:“哪一种分类更好?”那么不管是分两类还是分四类,分四类,细致入微。
儿童会有儿童化的语言,教师要给予肯定。这个地方不易要求过高。王老师提示大家,一年级教师最容易犯的几个问题。过于拔高要求,过于急于求成,过于急于概括出法则。
“有趣的图形”这节课的教学价值,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拓印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抽象的过程。它是从整体来认识局部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辨认自种图形?可以借助分类的手段,可以借助生活当中找一找这些图形,也可以利用课本和后面的检测题。
王老师提到评价任务要镶嵌的活动当中。
2. 顺应儿童的思维,完善知识的关联
王老师多次提到,数学知识的很多规定不仅让学生知道而且要让学生明白规定背后的道理。针对我们小组提出的三个困惑,王老师逐步进行了解答。如果规定从个位选主要的目的是解决进位加法。如果从十位开始算,计算过程当中会出现麻烦。因此针对学生的提问求解能力,就是要更关注这样的一些问题。因为如果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提出来,对学生的发展都有帮助。关于为什么要用加法?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提。因为列算式也是一种表征。比如学生可以用文字、动作、符号等方式进行表征。
另外王老师还给举了一个混合运算的例子,特别是提到一排小朋友有14个,小红的前面有9个人,小红的后面有几个人?这样的问题最好让学生进行画图,或者是摆小棒,然后沟通与算式之间的联系。
关于加减法的意义,王老师阐述了让学生经历充分地经历累积经验,由量变达到质变的过程。
3. 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立场,研究“分扣子”价值
关于北师大版教材当中的“数学好玩”,有些内容属于综合实践活动,有些内容属于数学思想方法。“分扣子”这节课应该是个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学习。
可以设计成先分再数,可以设计成先给定标准之后进行分类。因为如果我们不给进标准学生可能会分成两类,也可能会分成四类。因为分成两类之后,不用再继续打乱重新分类,学生会顺着这个思路层次很清楚的继续往下分。
关于“分扣子”这节课是不是考试的重点。如果说定位在考试学生的过程,那么考试一定是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如果是考试的定位学生的知识,那么肯定是考试了学生的结果。
王老师又举了一个例子,如何知道圆周率?如果是告诉,那么这个过程就很少。如果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生多次的测量得到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另外如何看待学生的出错?应该把学生的出错看待是成暴露问题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尽量给学生形象的语言。
有老师在对“分扣子”价值提出了质疑,她认为是结果到结果的推断过程。有老师提出了否定的意见,她坚定地认为“分扣子”这节课的价值让学生经历了过程,用现场的老师的真实的例子,每一次学生都是在经历逐步分类的过程。
或许,现场的互相质疑,真实的互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集体备课的价值。我们的今后的活动设计,我们是不是能够按照我们的前测设计学习目标。我们的评价任务是什么或者能不能叩问住“认识、理解”。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外显,那我们的评价任务是不是可有可无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会继续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