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你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吗?你怎么愁眉不展?


作者游吟诗人插画师OwenGent 图源:微博猫咪星球北京分球


    “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呢?”

01

兴许是经历了高中三年压抑、封闭的求学苦读,兴许是来自老师家长们耳熟能详的激励话语“等你们考上大学就轻松了”,每一个学子心中或多或少地对美好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和向往

——

大学,应该是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像高中一样永远处于“被安排”的境地,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耍都由自我决定;


大学,应该是一个可以自由恋爱不像高中一般需要藏在“地下”来躲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家长们的地方;


大学,应该相较高中而言,学业不再那么繁重,生活更加轻松包容,自由自在;



大学,应该是可以学化妆、学穿搭,是捯饬自己的最佳时机;



大学,应该会认识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有趣灵魂;


大学,应该可以想泡多久图书馆就泡多久,偶尔看点闲书也无妨,任自己在知识、故事,别人的经验里遨游;

大学,应该会有许许多多的组织、活动能让我们丰富阅历,拓展眼见,增强能力;

大学,应该是母胎solo脱单的好地方;

大学,应该是扎实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场所;

大学,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哺育自己因为高考而放下,或根本来不及开始的兴趣爱好,可以开始很多新奇的尝试与探索;

大学,应该是破除了单一而扁平的评价体系,让人拥有更多展示闪光点的立体多维的大舞台······

但期望太满,总会落空。


大学的确是这样一些地方,但不全是。


作者游吟诗人插画师OwenGent 图源:微博猫咪星球北京分球


02

高中的你,只需要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生活的字典里除了学习二字无需操心其他。那时的未来,是如此的明朗——就是与一群朝夕相处、彼此知根知底的同学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考大学”而努力奋进。目标单纯,人际关系也清晰简单。那时的你解过最难的不过是一道题,学过最难的不过是一个深奥的知识点,但你却难以料想到,到了大学有更难解的人际关系和繁杂琐碎的事务等着你。

真实的你

也许是

——

为了各种社团活动和组织焦头烂额地奔忙的你;

为了赶作业,做ppt、写论文各种赶deadline而熬夜到很晚,第二天顶着黑眼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的你;

为了逼迫自己跳出舒适圈,而涉足很多从未尝试过的领域,却因为经验不足,能力支撑不了你的野心而分外焦虑的你;

为了赶早自习而又不愿放弃睡眠时间,只好放弃化妆打扮的你;

为了考试、比赛、竞赛、排练、学习等等事务而好几周都没有休息的你;

为了寝室的和谐而容忍退让的你;

为了治疗失眠而尝试各种办法的你;

为了知晓各种事项、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而猛地关注十几个校园公众号的你;

为了刷绩点努力学习却发现别人比你更卷的你;

为了逃离不喜欢的人和环境而喜欢上图书馆的你;

为了完成任务而每天流连于学习通、知道、慕课app的你;

为了证明自己成为了一个成熟的大人而开始隐藏脆弱和孤单的你;

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去积极地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却越来越迷茫的你······

我不知道哪个是你,我也不知道真正的你是否是这般模样,只有你自己知道——大学生活中真正的你是怎样的。可偏偏,有点不太像你曾经憧憬的模样。

我想说的是,不只是你,许多与你相似年纪的人,都有着类似的——美好幻想的落空感。在全新的大学环境里,我们会想家,会遇到怎样也无法苟同和磨合的人,会一下子被熟悉的景象勾起回忆中亲切无比的人、事、物,会瞬间忘记高三是怎样地苦熬,只是心心念念着想回到那样单纯而充实的日子,会有身心疲软、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刻,会有迷茫,也会有焦灼,更会有不管怎么努力,但结局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无力感。

“谁说大学就轻松了,没有的事。”

曾经并不深刻理解那段很火的《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电影独白:

玛蒂尔达:“生活总是这么艰难吗?还是只有童年时才会这样?”
莱昂:“总是如此。”


现在也终于理解了。

也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生活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

每个阶段都有追逐的目标或不得不承受的迷茫,所以即使是大学,即使是工作后,即使成了家,即使是退休后,人生也不可能百分百符合心意,如果一切都要求它符合期待、顺从心意,人生大概率不会太如意。


作者游吟诗人插画师OwenGent 图源:微博猫咪星球北京分球


03

曾经对于大学美好的设想,在那段作为精神支柱般,给予我们前行动力的时光中依旧是美好的,需在回忆里妥善珍藏。

我们得接受那未见时的期待、初见时的新奇被真实、而略有些残酷无情的生活碾地粗粝,最终被磨平了期待,认清了现实,但却能更加轻车熟路地去选择,去生活。如同小树苗既在阳光细雨的滋润中长大,也在狂风暴雨的锤炼中茁壮成长。

毕竟我们是幸福的。刚进校园的我们,暂时还无需细致地考虑未来,也不愁吃穿,不需要如父辈母辈般在社会中谋生,扛起家庭的重担。

我们正处在生命力最旺盛,记忆里、理解力、学习力和身体素质等各方面都达到巅峰的年纪,我们的双手可以开拓无限未来。

虽然大学生活很多事情、很多因素我们无法选择,但如何去实现那些事情,如何去面对那些人,以及赋予一段段可能并不如意的经历怎样的意义,却是可以被我们选择的。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陈述了阿德勒的观点“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你相信一件事有正向的意义,就会让你更有勇气和坚毅。

我一直相信能量传递定律,你不抱怨、乐观积极地去行动,去生活,那么这种正向能量便会在你体内扎根,给予你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也会感染着你身边的人,与你同行。


作者游吟诗人插画师OwenGent 图源:微博猫咪星球北京分球


04

虽然说别人的励志故事再怎么听也不一定适用于自己,成功人士的大学经验可以借鉴却无法复刻。只因那时、那地、那人的差异,我们无法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想法和做法。“即使听了这么多道理,也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大底是这个道理。

但我依旧觉得年轻人要多实践,多尝试,多碰壁。正如我喜欢的笔者维安写的“鸡汤躺着喝化为脂肪,跑起来喝化为能量。”

期待落空就随它落空吧,大学依旧有许多美好的时光等着我们去“挥霍”,多创造对未来有意义的价值,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不后悔的路,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开拓充满全新期待的未来,并不要忘记感知一路上细微的快乐,要知道每一段时光都自有馈赠。

困惑也不要紧,迷茫也不要急,那都是我们的未来拥有无限可能的证明。时间会不疾不徐地告诉你当下所有的答案。

即使最终只是一个陪跑者,一路上也能欣赏到无限美景。“生活是一种永恒的沉重的努力,但不要失去感知快乐的能力”呀。


作者游吟诗人插画师OwenGent 图源:微博猫咪星球北京分球


              “你有没有经历

        对大学的期待破灭的时刻?”

              欢迎留言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