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14)《咏<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文/书山花开

❂原诗

粲粲三珠树,寄生赤水阴。亭亭凌风桂,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翻译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208】

璀灿明亮的三珠树,寄托根柢在赤水的背阴。

高高的迎风的桂树,八株树就成了一片树林。

神灵的凤鸟在云彩上跳舞,灵异的鸾鸟发出美妙的声音。

这虽然不被俗世看作珍宝,却很能得到西王母的欢心。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15】

灿烂光辉三珠树,寄生赤水之南滨。高高耸立迎风桂,八树相连便成林。

灵异凤凰云中舞,神奇鸾鸟鸣玉音。虽然不是人间乐,王母为之甚欢心。

❂解释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p208】

咏灵凤神鸾。鸾歌凤舞见于《大荒南经》:“臷民之国”,那里的升平景象使诗人十分向往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p215】

这首诗咏赞宝树生辉、鸾歌凤舞的神仙世界的奇异景象,寄托诗人遗世高蹈的情怀

【张彦《陶诗今说》,p167】

提示:诗人陶公借咏灵凤神鸾,含蓄地表示了诗人自己对“戴民之国”升平景象之向往

【刘继才《陶渊明诗文译释》,p181】

其二(原第七首)通过描绘神仙世界的奇异景象,曲折地表露了诗人的遗世之情。前四句写宝树:生于赤水之南的三珠树闪闪发,凌风高耸的树,八棵树干连成一片林。后四句写神鸟及西玉母的偏爱:凤凰翩翩起舞,鸾鸟调出玉音。这些宝物深得王母的喜爱。诗人浮想联翩,神游仙境,其意何在呢?“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已露端倪。宝树生辉,鸾歌凤舞之区虽好,却不是世俗名利之徒所向往之地;倒是深得世外之神西王母的欢心。仙界神灵的美好情趣,恰恰反衬出人间的卑微欲望。因此,这首诗实际上是诗人借升天凌云的幻想,来发泄自己久郁心中的苦闷。此诗想象奇特,绘景离异,富于浪漫色彩。正如明黄文焕所指出:“王母之山,凤自歌,鸾自舞,三珠在赤水,八桂在番隅,不属主母山中,却拈来合咏,直欲将山川世界更移一番、以他处所有,添补仙神地方所无,想头奇绝。”(《陶诗析义》卷四)

【金融鼎《陶渊明集注新修》,p72】

说明:本诗是赞咏三珠树、凌风桂、灵凤、神鸾等奇异事物

辑评: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王母之山,凤自歌,鸾自舞,三珠在赤水,八桂在番隅,不属王母山中,却拈来合咏,直欲将山川世界更移一番,以他处所有,添补仙神地方之所无。想头奇绝。“虽非世上宝”一语,翻驳尤深。纵有鸾歌凤舞之区,总非世俗蝇营狗苟者名利心肠所欲得,但有王母世外之神,此鸟以歌舞叶其胸怀耳。

漫读摘记《陶渊明集》||(113)《咏<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