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那么多道理,看了那么多书,最终能留下的当真无几,怀着一颗愧疚的心,咬着牙坚持记录书写。
好几次点开简书,看了几篇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今天点进来看别人写了一篇结构化思维的书,瞬间觉得人家怎么就坚持下来了呢,人家就怎么会这么认真的写呢?为什么我自己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呢?不求你自己能写多长的文字,不求你写的内容有多好。更不求你能上头条,我只求你自己能够进步,能够对自己负责,能够每天通过写作这种方式,来获得自己内心的那份充实与踏实。
调动下自己的元认知仔细的来分析下,自己为什么拒绝一直写,为什么不想写?
第一:习惯惰性。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很懒惰的人,懒惰到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从小到大一直养成的不好的习惯。做事儿拖拉,踩点做事儿,总是如此。明明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说,你要写作啊,求你了,你赶快写吧,可最终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这是一件特别糟糕的心态问题。
第二:写作能力欠缺。因为积累的知识不够,因为内在稳定性锻炼的不够,因为大脑运转的频率不够,所以写作能力差,甚至在想,自己写的东西又没有人看,干嘛还要去写,所以你越不写就越差。
第三:思想认知欠缺。就像李笑来说的一样,写作,你之所以没有坚持下来,你一所以一直拖拉,是你的大脑抗拒这种主动学习的后果,是你的大脑深处反抗这种事情,更重要的是你没有把写作当成刚需,就像吃饭睡觉呼吸一样,你不做你就会死,你压根没有把自己逼上这种状态余道路,所以,你无所谓。
其实,你看,先不说你写的内容怎么样,你一口气花了十分钟的时间就写了六七百字,至少你在行动,你在写,这就是一种进步,这就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一种比说再多都有用的实践。
我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一个语言表达输出,一个写作输出。再加上每天源源不断的输入,这才是一种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
记住,心灵是一种器官,客观存在,只是没有实物是一个场,除了爱护自己的肉体,增进大脑的储存,更不能护士心灵的成长与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