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古琴台|高山流水觅知音,轩昂低语诉琴声

游客不多,很安静

原创/happy夏



01

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龟山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中国十大古曲《高山流水》的发源地,是武汉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中学时就学过“高山流水”的典故: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

后人常用“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相对于流行音乐,我更喜欢古典乐。古典乐大家听得比较多的可能是贝多芬、肖邦、莫扎特、巴赫等,孰不知中国的传统古乐自有其高妙之处,舒缓悠扬,有大境界。

最近经常听《高山流水》。做家务,读书写字,睡前,或思想放空时,看风吹树曳,云流鸟飞,听指扣琴弦,音符回悬,内心随之流转,天地竟在方内之间。

于是,游古琴台势在必行。

02

古琴台坐落于古琴台公园,环境优美,淡泊雅静。

大门白墙灰瓦,是南方水乡的典型色彩搭配。两侧各有一只石狮子,表情喜乐,仿佛陶醉于音乐之中。

院内古木林立,葱茏幽静。正对着大门的是雕像馆。馆内正中间是“一客荷樵,一客抚琴”的雕像。四周墙壁挂有浮雕和简介,讲述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义结金兰”的故事。

一客荷樵,一客抚琴

出雕像馆左转,拾级而上,正前方是竹叶诗碑,里边定有一番洞天。

右手边是琴园。照例白墙灰瓦围墙,进入雕花拱门,是一个宽敞的院落,有知音厅,有人在歇息,有茶庄和琴馆,琴馆锁着门,透过窗户,可以看到一排排顺着墙壁挂着的古琴。

琴园
琴园

出琴园,左边是白色的伯牙抚琴石雕,他身后是一整副的高山流水水墨画,旁边翠竹相衬。

伯牙抚琴
翠竹

右边是印心石屋,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是道光皇帝的亲笔。

印心石屋

现在拾级而上,穿过竹叶诗碑,左边是琴台碑,一枝少花的红色夹竹桃陪伴其右,多了一份诗意和雅致。

竹叶诗碑
琴台
夹竹桃

右边是碑廊,有历代诗人、学者留下的歌颂怀念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诗句。

碑廊
金庸先生题词

走至碑廊尽头,向左,是高山流水殿,气宇轩昂,飞檐屋角,绿琉璃瓦。里面陈设的是纪念品,古琴、团扇、手链、明信片,应有尽有。一画像老爷爷得空在看书,女工作人员和两位女游客在说星座。

高山流水殿
殿一角

高山流水殿正前方是知音树。传说此雪松植入琴台胜地,受其灵气,一树分二枝,诉说着伯牙、子期的故事。

知音树

往里走,是知音雕像。

知音像

其左边是知音锁,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锁和卡片,都是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很有中国特色。

知音锁
知音锁

知音锁左边是沧浪亭,有人在长椅上睡觉,就没有拍照。

在这里能看到月湖和古琴台公园,美景尽收眼底。

月湖
古琴台公园

出了古琴台,又去古琴台公园游览一二,不赘述。

古琴台公园

03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为晋国大夫,子期为山野樵夫,因为音乐,让二人结为知己,古今流传。

美好的事物总是超越阶层、年龄、种族,让人平等地交流。如音乐、诗歌、绘画、戏剧等,给人美的感受,让人回归自然天性,纯朴、善良、真诚、克己。

去古琴台怀旧,静心;去古琴台畅思,知己,知音。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听到古琴演奏,不然,那将是怎样完美和谐的意境。




Hi,我是happy夏,一个爱生活的大小孩。分享生活,坚持原创,希望你能喜欢。欢迎关注、喜欢、留言和打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有一把琴,婉转出清韵; 身处繁华间,心中自安宁。 不求多显贵,唯愿传匠心; 高山和流水,切切觅知音。 ...
    燕儿绫阅读 1,178评论 6 8
  • 古琴,古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 中国古老的乐器。 古琴可分类为八音中的丝, 或拨弦乐器。 其音色深沉, 余音悠...
    圣易王时阅读 699评论 0 0
  • 驾驶时导航,高德地图在岔路口会在上半部页面放大显示路线图并示意行驶方向,在路形复杂、主辅道交错或陌生的地方,这个功...
    妖精王国的猫小姐阅读 5,497评论 0 2
  • 七种基本样式,十九中变换造型,速度增加,行数时增时减,看似消行是最终目的,其实不然。 它用消行来混淆游戏人的想法,...
    inosee阅读 408评论 2 2
  • 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夏朝时期,无数妇女饱受「生孩子根本停不下来」的困扰。 眼看着家里的米缸,马上就见底儿了,七...
    柳余恨阅读 6,127评论 88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