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心理学第9天

继续解释剩下的专业词组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加之冷战的影响,在人们心理上造成了很大压力。

      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这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缺乏对人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由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是近代心理学的两大传统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它们有明显的分歧,因此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它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所以,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二)认知心理学

      它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认知心理学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同时,计算机科学也利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改进计算机的设计。认知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开辟了人工智能的新领域。当前,认知心理学开始与认知神经学相结合,把行为水平的研究与相应的大脑神经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深入探讨认知过程的机制。

(三)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探讨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刨与发展及其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当前,它已发展为一个交叉的和综合性的学科。生理心理学的迅速发展必定会成为推动心理学发展的新的动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