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影响一生的事,为什么我们总是做不好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小学时,早晨六七点,听到开门声,就一骨碌爬起来,揉着朦胧睡眼,走到大门外的石凳前坐下。

慢腾腾地吸两口沁人的空气,然后捧起语文书,认认真真地背起来,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会背了,就开心地再来一遍。

这是我对学习最开端的记忆,那段涌动的欣喜至今在心中发亮。

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十几年的正规学习生涯。

后来,从学校毕业了,身份自动转为自由学习者。找了份工作,忙不迭地开启了朝九晚五的生活。

有阵子,我放弃过读书,算是长期以来任务式学习的后遗症。那段时间,说实在的,看似自在,却极其无聊。

于是,决定重拾书本,当回学生。买了书,堆了一个抽屉,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拿起他们翻开几页,哪怕是一页。而剩余的空闲,还想着微博要刷,微信要聊,电视要看。

“我好忙!读书好难!”成了一种常态。

没时间是最大的理由,不愿意是最大的行为障碍。学习成了个难题。

既然如此,尝试用金钱解决问题。幸运的是,认识了女神Angie。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了付费课程和一些分享。一面观察自己,一面调整,最后终于有了些进步。

对学习的这件事,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借此结合大咖诺爷关于学习的分享,做了个小总结:


2

学习的基本态度是认真。至于要不要刻苦,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你的口味有多咸,就下多少盐。比如诺爷一天读一本书,Angie一年读300多本书,而我则只是一周一本。

除此之外,学习还有个辅助态度——随意。这主要是针对碎片时间。有的人觉得读书就得在书桌上读,或必须拿出整块的时间来读,这很容易导致学不了什么东西。因为它拉长了想法和行动的距离。

《奇葩说》的蔡康永有个小习惯,在上厕所时,会把平时不怎么看的书拿出来,翻上几页。所以真的不用介意场地和时长短。随意就好,有收获才是重点。

3

学习的两个问题:
1、“我很忙”
2、学了记不住。

“我很忙”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被人嘲讽时,可能会质疑下,我说谎了吗?

答案显然是没有。你的确很忙,但大多只不过是瞎忙而已。

这缤纷的时代,给了我们很多丰富的玩法,同时也挖了许多的坑。一不小心,你就会义无反顾地跳进去了。

比如,本来打算练个字,突然来了条微信,忍不住回了,又瞟到朋友圈的小红点,然后手贱点了,刷到了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动态,评论了下,他居然秒回,接着搭来搭去,就忘了刚才要做啥了。

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重新正视两个词:目标和效率

目标,是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能在预期的轨道上做正确的事情。

而效率,是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情,做更多的事情。

那如何落实到到行动上?

➀确定自己想要的东西。

➁提高劳动价值。目前处于在出卖时间的层级里,我们需要想尽办法地提高单位时间的价值。就像同样一碗米,煮了卖是一块钱的价值,如果泡下,包成粽子是四五块钱的价值,而如果酿成酒就是一二十块的价值。努力的程度不同,结果自然就不同了。

除此之外,固定不同时段的模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➂升级心智模式。抱着开放的心理,不断地接触新的知识,去交流碰触,可以让扩展我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自己的成长,你是察觉得到的。比如现在的我,认为参加付费课程和社群是个人成长的好渠道。而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肯定不这么认为,因为那会儿我对线上课程一无所知,更别提付费学习了。​


文章的思维导图

解决了很忙,没时间学习的问题,却发现“学习了记不住”怎么办?

想着拥有过目不忘的技能吗?当然不可能。

这里有两个步骤可以解决:

➀不忘初心。回到最初的目的上,然后强化它。

➁重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想要抓住过眼的东西,最好的方法是重复,不断地重复。多看两三十眼。而且根据心理学的知识,你要背会一个知识点,转成长时记忆的最好学习程度是150%。也就是说,你花了6遍背会它,那就再背3遍,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情绪、关注度、将材料变得有意义等因素的关注也可以加强记忆。


4

最后,我们再来介绍个有效的学习方法:闭环学习。

它能避免我们进行无效的学习,实现高质量的学习。认识的大咖很多都是在实践这种阅读方式,一步步地将知识变现。

它共有三个步骤:

输入、处理和输出。

➂大量、高质的输入。

诺爷说,输出和输入的比例是10:1。也就是说,你要写出一份的东西,你要积累十份内容。对此观点,个人深以为然。实践后,也更深刻地体会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含义。

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输入的姿势很多种:比如线上、线下课程、专栏、书籍。最重要的是随需而定。

➁处理。

有两块:运用和复盘。

运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处理途径,可以掀掉表象、内化知识。

复盘可以促使我们去深度思考,总结所得与不得。

➂看得见的输出。

将之前两步所获得的东西,选择一种方式,无论是演讲、文章还是思维导图,呈现成一份作品。深化理解,汲取成就感,构成良性循环。因为大多时候,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如果不知怎么入手,建议从三点开始,总结三点,写下三点。Angie就是三点的坚持实践者,听段音频,看文章,都是总结三点输出。我自己也尝试过,收益颇多。

总的来说,对于学习这件事,我们是认真的。

遇见问题就解决,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从学会到学成,你我都可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