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9月23号(第38周),我在本子上列出了我的阅读清单,计划一周一本,一篇读书笔记。列下来呢,是想让计划有个可视性,白纸黑字在那儿记录着,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输入、输出。
这周读的是一本讲述如何让零基础的妈妈快速拥有讲故事能力的书,书中作者从“读故事不如编故事、编故事其实很简单、编完故事玩故事”这三个方面着手讲解如何和孩子一起编故事。
一、读故事不如编故事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每天都给孩子讲绘本,起初孩子还能很安静地聆听,可后来不管我怎样运用肢体语言、变换语音语调等方式,孩子就是不乐意我“读故事”。再后来的一天晚上,突然发现孩子竟然喜欢我天马行空随意的编故事,所以我就想,既然这样,我何不把家中孩子不愿意看的绘本故事,先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传达给他,待挑起兴趣后,再找出绘本,一起读,一起玩!在这样的三翻几次之后,孩子竟然接受了他之前不喜欢的绘本,喜欢上了我时而瞎编的故事。
所以在无意中翻到《和妈妈一起编故事》时,我如获至宝。孩子天生爱故事,更何况还是妈妈讲的故事,自然是喜欢的不得了。
就像作者说的,读故事容易变成念字、读句子的程序化活动,而编故事是和孩子在交流、互动,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
二、编故事其实很简单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重点部分,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解了各种编故事的小技巧。
既然是编故事,那么故事中的素材哪里来呢?作者建议寻找身边熟悉的场景,周围的一切,不管是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还是附近的公园等等,都可以从中找出素材,编出孩子爱听的故事。
有了素材,如何将故事进行下去?作者罗列了编故事的框架和基本方法:
在这个框架中,A、B、C、D四部分是一个完整故事的组成部分。
框架如何用呢?有以下3种方法:
(1)A-B-C基本组合式
(2)A-B-C-D完整情节式
(3)A-BB-C-D复合结构式
有了框架和方法,采取创编不同的开头方式,想好情节思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根据喜好和愿望给故事收尾,这样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诞生了。
三、编完故事玩故事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让故事“动”起来,让孩子“玩”起来,这样孩子才能更感兴趣,参与进来!如何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的小方法:
(1)利用“绘画”展示故事内容
(2)即兴“表演”展现精彩情节
(3)亲子故事游戏拉近亲子关系
(4)整理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将故事录下来,邀请孩子为故事画插面,DIY亲子故事册,留住那些转瞬即逝、扭头就忘的精彩DIY故事,那些童言无忌的回忆,将这些自由又温馨的场面变成我们的美好回忆。
孩子迎风长,我们忙着忙着,他就长大了。所以在他小的时候,无论多忙多累,请一定要抽出时间,哪怕只有一两分钟时间,也可以用我们的嘴、我们的声音,亲自给他讲故事,哪怕故事很丑,可孩子享受的不就是这样一起说笑嬉戏的过程吗?我想这就是他们需要的有效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