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上

#百日读书计划#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P1-104

本书由“48个曲折离奇的真实心理学故事”15个字定下基调。关键词“故事”“心理学”,由此说明此书是一则则关于心理学短篇故事组成。

这里复述印象比较深的两个故事来说明一些问题。

001:飞跃疯人院

故事是这样的:一辆运送精神病患者的车再去精神病院的路上中途抛锚,车上三名精神病患者趁着司机修车的空档逃了出去。司机因为不好交差,

便起了黑心,以免费搭车的方式骗了三个人上车,把他们送往了精神病院。结果,这三名乘客被当作了精神病患者,被禁在医院治疗。他们都想要证明自己

没有精神病而被病院释放。其中两个人很努力的向医生讲述一些常识性的事情,表示他们神志清醒,但是医生反而觉得他们的表现反常。而另外一个很平常冷静,非常配合医生的治疗,每次医生来复查和送药的时候,都不忘说声谢谢。结果这个人被证明“康复”而被释放。最后其他两个也因此被解救。

文章后面还论述了一些问题,得出的客观结论是:精神病院无论是医生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存在一种“思维定式”:送过来的,就是存在精神病状的。

另外故事附带的也阐述了这么个道理:当你要证明自己的时候,不是按照你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证明这个词的效用是在别人身上,所以,最好的做法是,顺从别人的思维方式!

002:路西法效应

斯坦福大学教授 菲利普.津巴多做过这样的一个模仿监狱生活的试验。一些被试验者扮演囚徒,一些扮演狱警,场景逼真到接近现实。狱警的任务是惩罚那些不听话的

囚徒,手段由狱警自信裁决。结果是,扮演狱警的被试验者,在不到两个星期内,由平时和善友好的普通人,变成手段龌蹉,凶狠的“坏人”。

最后,教授在不情愿中得出结论:“好人”和“坏人”,并不是两个泾渭的人,他们往往是一体的。在某种人设和环境中,“好人”变成坏人,往往是很快并且很彻底。当一个“好人”边坏的时候,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颠覆自己的道德观念

,而是由一两个坏的行为开始,之后越演越烈,最后,自己都意识不到自己思想的转变,总是可以为自己扭曲的行为找到合理的甚至正义的解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语言和文字是一种思维病毒,因为他们改写大脑回路――包括自己。〔话有点深邃,多读了几遍,感觉很正确〕 *最精彩的,...
    Zainaibai阅读 9,769评论 1 8
  • 黄贯中在微博中说“知道为何我一直那么倒霉,做任何事情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吗?因为我的运气,全都用在朱茵身上了。...
    刘潞潞Lumia阅读 11,884评论 23 111
  • 嗯,这本书就像一个结,每一个看似独立的故事,独立的人,却有些相互的联系。 这书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乱,第二遍开始梳理...
    石头Q晴阅读 5,583评论 2 0
  • 1 苏小凡是大龄剩女一枚,在北京漂了三四年了,打拼?算不上,她没有拼过什么,只不过是苟且的生活而已。 论相貌,她多...
    沉默岛主阅读 2,953评论 7 4
  •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
    上官书函阅读 2,662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