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以书为伴,以笔为友

既然来到这里,总得走出第一步,写出第一笔。

语文不是我的强项,所以我不擅长写东西。小时候家在农村,没有多少书可读,所以阅读量是少得可怜。大学时学校有图书馆,但因读书意识不强,也只是读些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博观通读方面远远不够。及至工作生子,因琐事甚多,静心读书的机会亦少之又少。有人说,读和写就是吸和呼的关系,吸和呼应该是相伴相随的。大概读得少,感得也少,对生活的体味观察也不够深刻,因此我的前半生中诉诸笔端的文字并不多。

不过好在生活是宽容的,它不会去计较你曾经的漫不经心与浑浑噩噩,而是静水深流般伴你前行。这也让已过不惑之年的我不胜感激,感谢生活的厚爱与宽宠,也感谢生活的丰富多彩,让我在青春年少不事读写的日子里也能安然度日,没有任何的孤独不适。

年龄渐长,经历日多,不知不觉中我越来越喜欢读书。闲时静坐,随手翻一本,与书中的人物交流融会,体会生活的苦乐与人生的欢悲。更重要的是,读书还让我感受到心灵的安静平和,摇摆不定的心神因此而安顿。可是,我又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不会读书的人。有些书我读过很快就忘记了,有些书我就读不进去,当然还有些书我读不懂。不过幸好儿子也需要读书,很多书就在母子共读中读下来了。虽说读的过程有些费力,但收获还是不少的。

读过忘记大概也是正常吧。这两天从朱光潜的《谈读书》中得到一些启示,可以写在这里以做备忘:一是书要至少读两遍,第一遍可快速浏览了解大概,第二遍可细致阅读,体会精微之处; 二是要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逼着自己把书读透读深。这不是朱先生的原话,是掺杂进我的理解整理的。这样读书就又多了一项衍生任务,那就是写。不写不足让读更深入,不读则无法提供写的源头。正如朱熹所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时光如水,奔流不息。在以后的半生长河中,希望自己能以书为伴,以笔为友。也相信简书会成为我读写旅程中的良师益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高二前我对于写作文既不爱好也不反感,直到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周一篇练笔。 就这样,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写作。 后来参加...
    秭归橙子和水果阅读 3,308评论 0 3
  • 简书,我来了。还是不请自来的来了 2017年11月7日,晚上23点。晴。 其实,我并不认识简书,也不知道简书是何方...
    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_小潘潘阅读 3,126评论 8 7
  • 2016年8月14日注册的简书,都忘记是如何知道简书的了。只是匆匆注册,下载了APP,却从来没有读过简友的文章,没...
    叶禅心阅读 1,449评论 3 4
  • 2017年3月29日,我遇到了《简书》,霎时就有了一种相见恨晚和无比遗憾的感觉。 当内心的挚热达到一定...
    夭夭再生阅读 1,781评论 0 1
  • 2017年8月13日,在拜读了许多文章后,我开始认真了解简书,积极发表评论,和关注的简友沟通,看到另一种生...
    娟娟呀阅读 3,199评论 13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