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重要载体,其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为了营造整洁、舒适的社区环境,我们积极参与了一场社区卫生清扫实践活动。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劳动,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对美好家园的守护。
2025年一月23日,曲师大氦光逐梦实践队来到了中山社区,进行社区卫生维护清扫工作。
前期筹备:规划与动员
实践活动开展前,我们与社区管理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商讨清扫计划。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社区各区域的卫生状况,指出重点清理区域,如老旧居民楼的楼道、卫生死角以及垃圾堆积的背街小巷。我们根据这些信息,制定了详细的清扫方案,划分了不同的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负责的区域和任务。
为了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我们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利用社区广播、微信群等渠道发布活动通知,向居民们阐述此次清扫活动的意义,鼓励大家共同为美化家园贡献力量。通知发出后,得到了众多居民的积极响应,许多人主动报名加入清扫队伍,其中既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大家怀着对社区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汇聚在一起。
清扫行动:汗水与热情交织
活动当天,阳光明媚,大家早早来到集合地点。每个人都精神抖擞,身穿志愿者服装,手持扫帚、簸箕、垃圾袋、铲子等清洁工具,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清扫工作中。
楼道清扫小组负责清理居民楼内的杂物和灰尘。老旧楼道没有电梯,大家只能一层一层地攀爬,挨家挨户地清理。楼道里堆满了各种废弃物品,如旧家具、纸壳箱等,不仅占用空间,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志愿者们齐心协力,将这些杂物搬运下楼,统一放置到指定地点。同时,用扫帚仔细清扫地面的灰尘和垃圾,用抹布擦拭楼梯扶手,不一会儿,原本布满灰尘的楼道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志愿者在清扫楼道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边子皓 供图
卫生死角清理小组面临着更大的挑战。社区内一些隐蔽的角落长期无人清理,垃圾堆积如山,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但志愿者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戴上口罩和手套,用铲子一点点地铲除堆积的垃圾,用垃圾袋将垃圾装满运走。遇到顽固的污渍,就用刷子蘸着清洁剂用力刷洗。在炎炎烈日下,大家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经过一上午的努力,那些卫生死角终于重见天日,恢复了整洁。
背街小巷清扫小组主要负责清理道路两旁的垃圾和杂草。小组成员沿着街道一字排开,认真地清扫着路面上的烟头、纸屑、落叶等垃圾。有的志愿者还走进街边的商户,向他们宣传保持门前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倡导大家共同维护社区的整洁。商户们纷纷表示支持,承诺会自觉做好门前的卫生保洁工作。
在清扫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设施损坏的问题,如路灯灯罩破裂、井盖松动等。我们及时记录下来,并反馈给社区管理部门,以便他们尽快安排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志愿者们在清扫街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边子皓 供图
居民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此次清扫活动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许多居民自发地从家中拿出清洁工具,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干劲十足,他说:“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环境好了,我们住着也舒心。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能做一点是一点。”在他的带动下,更多的居民加入到清扫行列,大家不分老少,齐心协力,共同为社区的环境卫生贡献力量。
一些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也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拿着小扫帚,有模有样地清扫着地面的落叶,用稚嫩的双手为社区环境美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爱护环境,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感,真正做到了“教育从娃娃抓起”。
成果与感悟:净美环境,温暖人心
经过一天的努力,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楼道干净整洁,卫生死角被清理得干干净净,背街小巷也变得宽敞整洁。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志愿者们和居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这次社区卫生清扫实践活动,不仅改善了社区的环境卫生,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和社区凝聚力。在活动中,大家相互协作,相互帮助,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社区环境的维护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都树立起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让我们的家园始终保持整洁美丽。
活动结束后,我们与社区管理部门共同商讨建立了长效的卫生维护机制。定期组织卫生清扫活动,加强对社区环境的日常巡查和监督,确保社区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持之以恒,我们的社区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宜居,成为居民们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这次清扫实践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社区环境的守护永远不会停止。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打造更加美好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