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做软件需求分析吗?

有经验的测试人员告诉我们,探求用户需求是测试工作的第一前提。这是因为,只有明确需求,才可以针对测试工作进行计划和实施,才能开始后续的步骤。

但是实际工作中,明确的需求并不在多数,往往需要测试人员开启脑补能力,针对各种原始需求不停地挖掘,才能知道用户到底要干什么?

借助精神分析学派的潜意识理论,我们大致可以将用户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

显性需求一般是用户可以明确感受到并且可以表达出来的,可以进行针对性满足的需求,通俗的说吧,就是你饿了,我请你吃饭,馒头加咸菜,保证你吃饱;如果我不给你,你就会让我蓝瘦,香菇。

饿了给吃的,可以说是满足用户显性需求。一般来说,当用户的显性需求被满足时,用户基本没啥太大的反应;但不被满足时,那就呵呵哒了。

而与之对应的隐形需求指的是用户不能准确表达的,但是存在于内心的诉求,且往往有着主观化的感情。

接着通俗的说,如果你饿了,我请你吃饭,馒头加咸菜,保证你吃饱,但是我想你吃多了肯定会口渴啊,我就再给你拿一杯水吧;但是如果我不拿水,你可能也无所谓,因为毕竟你只需要馒头咸菜吃饱就行了啊。

在这里,管饱就是解决了用户饿的基本需求,而随之而来的口渴可以说是用户的隐形需求。如果用户的隐形需求也能被满足时,用户会兴奋、会惊讶、会尖叫,你们好人性啊,还能想的这么全面,做事如此可靠,下次还找你们带我吃饭。

所以,显性需求是用户需求的表层形式,而隐性需求正是被表层需求掩盖的真实需求,也就是用户留给我们可以深度挖掘的产品目标。那么,怎么去挖掘这份隐性需求呢?

1.可用性测试行为记录让一群具有代表性的用户对产品进行典型操作,同时观察员和开发人员在一旁观察,聆听,做记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观察并记录用户的各种行为,包括操作的流畅度、停顿、误操作以及用户的神态表情等。

但是要注意整个过程中不要给用户任何操作性提示或行为性诱导,以便对用户的行为做日常状态下最真实的记录,因为只有如此,才能知道用户的真正诉求和想法,才能挖掘到最真实的隐性需求。

2.平时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这就需要各位在生活中多多留心了,我们要巧妙的把生活中的经验应用到工作中,只有把生活中的内容变成工作,让自己都分不清楚到底是在生活还是在工作,这就说明你已经进入状态了,这样的话,你的经验就完全可以应用到需求分析中,直接作为客户的隐形需求来使用。

3.同类竞品功能对比在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习惯可能都是跟第一次使用或者使用频率极高的同类竞争品有关系,比方说有的人一有不懂的东西,旁边人就会提醒他可以去百度一下;

如果需要购物可能大多数人下意识反应就是淘宝;而如果在网络上进行网络聊天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按着录音键,讲完话之后再发送,这也是微信和QQ中的操作方式。而这些方式在融入习惯的时候已经引不起大多数用户对他的关注了,用户是在使用一种没有意识的行为进行操作。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多去做一下这些竞争品的功课,从而了解到竞争品让客户养成了什么样的无意识行为,而这个也是我们隐性需求的重要来源方式。

其实所谓的无意识只是讲让大众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就像我们呼吸一样,每个人都没有过分注重自己是怎么进行呼吸的,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一行为,而我们所要提取的隐性需求就是来源于此,要把无意识的习惯重新有形化,并且把它变成需求考虑到用户的体验中。

分析需求的最高境界不是完成了客户的全部需求点而是在浑然天成的状态下,让客户感觉不到这是机器程序,而是非常合乎自然界的常理,就像没有设计过一般。

当你做好软件需求分析,就可以编写测试用例,实施测试计划啦~

>>戳戳,免费下载自动化测试工具TestWriter!(测功能、测回归、测兼容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上篇文章讲述了如何通过“潜意识”行为,来培养用户习惯(《产品心理学 | 潜意识:用户习惯养成记》。不过,对“神一般...
    bff800649f4c阅读 1,293评论 2 21
  • 用户需求 本PM在大学期间是个篮球迷,记得当时姚明GG说过一段非常励志的话,后来被媒体阿姨浓缩为“确立目标就是成...
    pmschool阅读 655评论 0 3
  • 下文写于两年前,一直未公开,现在也换公司了,公开发布。 (一)需求本质 用户需求本质来源于人的需求本质,根据马斯洛...
    kevin282阅读 15,691评论 0 28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9,062评论 4 26
  • 从大二到现在,仿佛只是一个漫长的梦,而现实却在提醒我,明天已是你逝世四周年。 不见,仿佛只是因为你在家,我在外面,...
    屋里没有伞阅读 52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