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华语作家金榜》——记《中国北漂春晚》爱心形象大使、著名作家葛水平

葛水平,女,山西沁水县人,作家、编剧,山西文坛的重要作家。葛水平创作有戏剧剧本等文学作品多部,曾出版诗集《美人鱼与海》、《女儿如水》;散文集《心灵的行走》;有中篇小说《甩鞭》、《地气》、《天殇》、《狗狗狗》、《喊山》等,小说被多家选刊转载。

中文名

葛水平

出生地

山西沁水县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6年

代表作品

《心灵的行走》,《平凡的世界》

更多

作品集

喊山

人物简介

葛水平,1966年生,生于山西省沁水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

葛水平

(2008年)长治市戏剧研究院研究室主任,长治市作协副主席。2007年10月,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载于《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位列中篇小说获奖作品第三,荣获“鲁迅文学奖”。本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所评选的是2004年—2006年间的作品,中国各地选送了千余部中篇小说,由《人民文学》重点推荐的葛水平的《喊山》脱颖而出,成为最终获奖的五部作品之一。

葛水平出生在沁水县十里乡山神凹,大约六七岁时,就跟她的小爷上山放羊。傍晚的炊烟与夕阳,等候归来的亲人,路上的咩咩叫着的羊群,给骑在毛驴上往家慢行的葛水平留下了永难磨灭的记忆。而乡村平淡的生活里,滋生出的许许多多的死去活来的故事,也给了童年的她不同寻常的体味。乡村生活和经历,成为葛水平后来创作的主题和色调。葛水平读到作家沈从文的作品,那美丽淳朴的乡情描写,引起了她强烈的共鸣,对她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十岁多(1976年)的葛水平考取了长子县的一个剧团,当上演员。剧团生活很苦,但葛水平从未放弃她喜欢的书,并且开始写诗。她的第一首诗“松果”发表在《山西青年报》上,对她走上文学之路产生了很大影响。随后,葛水平考上了晋东南戏校,在校期间,她在《热流》(《太行文学》的前身)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1986年,晋城要去长春拍一部电影《斩花堂》,葛水平作为一名文字记者随剧组去了长春市,在《大众电影》上用葛水平、水平、平平、水水的名字,一期发了四篇文章。戏校毕业后,葛水平被分配到晋城市上党戏剧院工作,后又调长治市戏剧研究院至今(2008年),从事剧本创作。葛水平的同事曾说,晋东南演艺界的人都快被她写遍了。而葛水平觉得,诗歌、散文、小说才是属于她自己的。这期间,她也一直在其钟爱的文学领域挥发着自己的性情,曾相继出版了诗集《美人鱼与海》、《女儿如水》,散文集《心灵的行走》。

葛水平

十多年中,葛水平一直默默创作,在属于自己精神领地辛勤耕耘。没有谁,也许包括她自己都不知道她在蕴积着生活与才华的能量。其间,她的散文在三晋文坛已小有影响,《山西日报》、《黄河》曾专门为她开设了专栏。她的散文洋溢着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乡土风情,把人们带进了一种久违的却亘古的生存状态。她的家园亲情散文和历史文化散文,不是浮在生活表层描绘山水风情,不是站在远处眺望历史和现实,而是“行走”到生活的深层和历史的深处,不仅“身临其境”,并且“心临其境”,寻觅感受真、善、美和一切有价值的片断,用充满诗意的文笔抒写和呈现出来。尤其是她怀旧的一些文章,故事性很强,已经有了小说的“影子”。

2003年,她尝试着重新开始小说创作。于是有了她的成名作《甩鞭》和《地气》。这两部中篇小说甫一面世,就震惊文坛,国内重要选刊纷纷转载,好评如潮,以致评论界有葛水平的出现是当年中国文坛的 “重要收获”,2004年全国的中篇小说创作是“葛水平年”之说。

葛水平

之后,葛水平一发而不可收,在以后的五年间,接连推出了《喊山》、《天殇》、《浮生》、《狗狗狗》、《夏天故事》、《陷如大陌的月亮》、《守望》、《黑雪球》、《连翘》、《比风来得早》、《道格拉斯的中国》、《纸鸽子》等32部中、短篇小说,相继发表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上海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芳草》、《文学界》、《黄河》等国内知名文学杂志,作品大多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中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名作欣赏》、《作品与争鸣》等知名选刊选载,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妇女出版社的年选集曾二十余次选载和收入其作品。

主要作品

葛水平作品葛水平作品葛水平作品4张

葛水平作品

诗集:《美人鱼与海》、《女儿如水》。

散文集:《心灵的行走》《我走我在》《河水带走两岸》《走过时间》。

中短篇小说集及中篇小说:《甩鞭》、《地气》、《天殇》、《狗狗狗》、《喊山》、《守望》。

长篇小说:《活水》《裸地》。

作品:《美丽得遥远》、《到精神的领地中行走》、《大美难言》、《玄境》、《一部被黄沙淹去的史籍》、《石头上的生命岁月》、 《农民的本分》、《1955年的玉米》、《社会生活老经验》、《语言的魅力》、《前苏联和俄罗斯的歌》、《香从臭中来》、《有一段时间我们的作家不要稿费》。[1]

编剧作品:《盘龙卧虎高山顶》《平凡的世界》。

合著作品:《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2]

获得荣誉

作品获奖

葛水平

《地气》、《黑雪球》、《连翘》、《比风来得早》连续四年荣登中国小说学会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甩鞭》曾登2004年度当代中国文学最新排行榜、《中篇小说选刊》2005年度优秀小说奖;

《黄河》获得2004年“雁门杯”优秀小说奖;

中篇小说《喊山》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山西省第二届赵树理文学奖、鲁迅文学奖。

个人获奖

“第三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最具潜力新人奖;

[3]2007年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参考资料

[1]《活水》中国作家网2019-01-20[引]

[2]《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中国作家网2019-02-192019-02-19[引]

[3]葛水平 (1966~)中国作家网2017-09-08[引]

搜狗百科 - 搜狗首页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意见反馈

© 2019 SOGOU.COM

编辑

编辑

报错

取消

目录

您的网络环境不好,请耐心等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葛水平 | 《德吉梅朵》(中篇小说)

北京文学  4月2日

总能找到你想看的!

点击上方“北京文学”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葛水平,女,山西省沁水县人。曾出版诗集,散文集《心灵的行走》,有中篇小说《甩鞭》《地气》《天殇》《狗狗狗》《喊山》等。《喊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者声音

葛水平《德吉梅朵》创作谈.m4a

来自北京文学

中篇小说

德吉梅朵,一位早年丧父、出身卑苦的藏族女孩,为减轻家庭负担她14岁放弃上学外出打工,依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接济家庭。初入社会的她因年少无知追求爱情,却被富家公子玩弄而后抛弃,她含泪带着屈辱和非婚出生的孩子负重前行,她该如何走完未来漫长的人生之路?

德吉梅朵

文 / 葛水平



  德吉梅朵14岁时阿爸死了。

  是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在琼结县措杰村临马路的一座石头房子里,阿爸仁青措躺在靠近火炉的睡床上,弟弟次仁罗布往火塘里添加一些杨木树枝和牛粪,青烟缭绕着,如同煨桑。阿妈达瓦卓玛站着,手足无措,一只手轻抚着衣袍,一只手拭着脸颊的泪水,没有声音,似乎此时的任何声音都可能带走自己的丈夫。

  这个要丢下全家远走的人,在最后的关口没有多余的话。

  德吉梅朵是一个瘦小的女孩,像一只出生不久的羔羊,还没有长成。曾经每天早上和黄昏,在房前蹦蹦跳跳的身影,阿爸仁青措穿着一身灰色的藏袍看着下学回来的德吉梅朵笑,一口白牙,阿爸说:“噢吔,我们家的女学生回来了。”

  三年前,仁青措得了胃病,走在治病的路上,家里就没有笑声了。流泪成为家常,全家人都希望仁青措好起来,有15亩地等着种青稞,家里的日常开销需要有人外出打工,两个孩子需要读书,6头牛,5只羊,仁青措不能不劳动。

  胃病一天比一天重,见不得一点风寒,吃不进饭,一米八几的个子廋成八十来斤,夏天天气炎热时裸出瘦骨嶙峋的身子,像一头抽干力气的老马。弟弟次仁罗布把青稞一粒粒摆放在阿爸的肋骨间,阿妈达瓦卓玛一双眼睛盯着次仁罗布走过来狠狠打了一下儿子。仁青措把儿子搂在怀里,用手捂着儿子的眼睛,仁青措看着达瓦卓玛掉下了两行眼泪。

  过了秋天,进入冬季,仁青措躺在睡床上就没有起来,他一生的力气都耗尽了,肠胃里装不进青稞,人开始高烧不退,一只小小的温度计,家里人实在是不知道它的用途,只是常常由母亲达瓦卓玛放入仁青措的嘴里,然后很仔细地透着光看。德吉梅朵觉得母亲像是发现它有什么奥秘似的,当然不会有什么奥秘藏在其中。

  阿爸不认识字,阿妈不认识字,温度计是医院让带回家,说是量高烧的,但是,阿爸和阿妈很快就忘记了医生的叮嘱和使用忠告。

  德吉梅朵在阿妈不注意时拿着温度计透着光照,明亮的玻璃细管里红色的水银汞柱似乎凝然不动,她试着在火塘前烤了一下,它的汞柱突然就升起来,然后她学着阿妈达瓦卓玛的样子用劲甩了几下,里面的汞柱有些降落。弟弟看见了想抢过来看,被德吉梅朵拒绝了。

  阿妈达瓦卓玛每天都往丈夫仁青措的嘴里塞温度计,似乎塞进去丈夫的病就减轻了,似乎一只温度计可以让身体羸弱的丈夫强壮起来。每天都在昏睡的仁青措任由达瓦卓玛重复这一动作,然后透着光看,然后用劲甩几下,然后放在仁青措的枕头旁边。

  这一动作的结束是因为温度计碎了。

  次仁罗布有一天偷拿了温度计,学着姐姐德吉梅朵的样子伸进火塘里烧,一声“砰”,温度计碎了,汞柱很快消失并落入火塘燃起一股火苗。吓了次仁罗布一跳,他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四周,没有看见德吉梅朵,也没有看见阿妈达瓦卓玛,他飞快捡起玻璃碎碴跑往马路对面,扔到了碎石中。那一瞬间,次仁罗布被吓坏了,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可能让阿爸的病情加重。

  达瓦卓玛发现温度计不见时,温度计就再也找不见了。

  仁青措在冬天最冷的季节走了。他一生吃进肚子里的青稞在最后那一刻消化成了两行泪水,含着泪水的眼睛看着女儿德吉梅朵,他知道自己的离开是给家里欠下了债务,女儿就不能上学了,这么小的人要背一家人的债务活着,他还有什么颜面说话?这是一个十分喜欢识字的女儿,她才14岁。

  仁青措闭上了眼睛,达瓦卓玛试图伸手去擦干净仁青措的眼角,却发现,那地方一点都不潮湿。假如不是温度计丢失,仁青措也许还会活着,高烧把仁青措的眼泪烧干了。达瓦卓玛盯着德吉梅朵大声喊:“是你弄丢了它!”

  德吉梅朵没有接话,假如不丢阿爸就不死吗?阿爸死了,阿爸死在最冷的天气里。

  这一年藏历年是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的。仁青措的离开让一家人怀疑,日子是否真要这样在没有仁青措的出现中一天一天走下去?

  临近藏历新年时,家家户户都忙于准备年货,类似汉族的春节。为了欢度藏历新年,一般从藏历十二月初就开始准备“切玛”,炸“卡赛”,添置新衣,购买糖果、点心了,一年中,或许这一段时日是最最忙碌的。因为仁青措的离去,达瓦卓玛过藏历年的心情全无,有时候望着空空的火塘旁边的睡床长叹一声。德吉梅朵走过去拉着阿妈的手,阿妈又长叹一声,坐在火塘前,总得要过藏历年吧。

  达瓦卓玛在藏历年的晚上,还不到下午五点,就在厨房里忙开了。家里的老人都走了,以前总是母亲和阿爸忙着一些传统的事,丈夫仁青措悠闲地喝着甜茶,现在,不该走的都走了。

  达瓦卓玛看着女儿德吉梅朵说:“今天晚上,各家各户都要吃‘古突’,虽然你们的阿爸仁青措走了,但是吃古突不能少,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做“古突”开始了,达瓦卓玛端来一盘盛着牛肉、水果糖、麻辣羊肉干和红糖之类的东西,然后扯一块面来回捏。达瓦卓玛看着女儿说:“记住了,做‘古突’要故意包一些东西,以测试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过去做古突啊,往里包瓷片、辣椒、牛粪等。现在生活好了,其他的都改了,瓷片换成水果糖,辣椒改为麻辣羊肉干,牛粪换为红糖。”

  达瓦卓玛为了让孩子开心,还是故意在巴团里分别包了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这些东西代表“心肠硬”“刀子嘴”“心肠软”“黑心肠”“发大财”。

  德吉梅朵配合阿妈达瓦卓玛麻利地做好了30个“古突”,做好后和年夜饭一起端到桌上。一家三口开始吃“古突”,达瓦卓玛看着姐弟俩说:“吃到什么要吐出来,吃到水果糖说明好吃懒做,吃到麻辣羊肉干说明嘴如刀子,吃到肉说明想着祖先,吃到红糖表示经常会有好运气。”

  “吃到羊毛和木炭呢?”次仁罗布问。

  阿妈达瓦卓玛说:“那就是‘心肠硬’‘刀子嘴’。吃着了要及时吐出来。”次仁罗布把嘴里咬了一半包着羊毛的古突扔进姐姐碗里,德吉梅朵夹起来往嘴里送时发现是包着羊毛的古突。

  弟弟次仁罗布说:“德吉梅朵吃着了羊毛,她是心肠硬,她是刀子嘴。”

  德吉梅朵迅速吐出来,达瓦卓玛说:“吐出来就好了,吐出来就不是心肠硬,就不是刀子嘴了。”

  德吉梅朵说:“一个古突真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吗?”

  达瓦卓玛说:“能。”

  德吉梅朵望着正堂藏柜上“竹素琪玛”的木斗,那里装着酥油拌成的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花彩板。然后是琪玛、卡赛、青稞酒、羊头、水果、茶叶、酥油、盐巴等。

  达瓦卓玛说:“德吉梅朵,你走神了。”

  德吉梅朵说:“阿妈,我不能上学了吗?”

  达瓦卓玛说:“你阿爸仁青措走了。”

  德吉梅朵说:“阿爸走了就不能上学了吗?”

  达瓦卓玛说:“你阿爸仁青措不回来了,你上学有什么用处。”

  德吉梅朵说:“阿妈,我想识字。”

  达瓦卓玛生气了,说:“你刚才吃了包了羊毛的古突。”

  德吉梅朵不说话了,笑起来,一家三口人在欢声笑语中吃完九道“古突”。达瓦卓玛举着火把,放起鞭炮,呼喊着“孩子们都出来”!母子仨走到十字路口望着远处的雪山,祈望给来年带来好运。




  德吉梅朵果然不上学了。

  过了藏历年有人来介绍德吉梅朵去琼结县当保姆,说是照顾一个1岁的孩子,一个月500元。

  达瓦卓玛收拾好德吉梅朵的日常用品,没有多余的话,叫人领了德吉梅朵走了。

  走到马路上的时候,碰到寒流袭来,让人从脚直冷上来,她打了一个哆嗦。她想起了阿爸仁青措,想起了阿爸的大手抚摸她的头发,便有一股温暖流贯全身,便会联想起阿爸活着时的劳作,联想起阿爸的许多教诲,许多慈爱,从肠子头上涌起一阵热潮,一直涌到双眼!突然觉得眼前的世界变得模糊,随即又变得格外清晰。一种生死两茫茫的无情隔离随即想通了。纷繁的思绪沉静下来,漂游的思念得以依托,她回过头看着阿妈达瓦卓玛说:“我要让阿妈和弟弟过上神仙一样的好日子。”

  那个领她走的人用摩托车带着她往琼结县走,她还没有去过琼结县,她想着高中要到琼结县读,没有想到命运让她过早到了琼结县。

  德吉梅朵当保姆的家庭是汉族三代,男主人叫张红生,女主人叫熊小英。这样的家庭对德吉梅朵是陌生的,她还没有住过楼房,而且是有厕所的楼房。

  德吉梅朵看着女主人怀里的孩子,那么小的孩子看着她笑,她也笑,笑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德吉梅朵感觉回到了从前,和弟弟次仁罗布的从前,一只奔跑的羚羊和一只成长的小鹿又见面了。

  女主人熊小英第一件事是要德吉梅朵洗澡,洗去她成长的泥尘。这也是德吉梅朵第一次面对一个陌生女人脱衣裳,她十分羞涩,太阳晒暖的水从水龙头里哗哗哗哗流出来,落在自己肌肤上紧张得很。有神秘,也有乌云一样的不情愿。换洗了干净衣裳,熊小英一一告诉了儿子大宝的尿布、奶粉、玩具,大宝在德吉梅朵的怀里用红红的嘴巴吸吮她的手背,她的手背上有冻伤,有些痒,她又开始笑,大宝也笑。

  熊小英惊讶地说:“不可以这样,不能让大宝舔你的手背,那上面布满了细菌。”

  德吉梅朵的心里为难得忧伤了一下,还是愉快地答应了,轻轻把大宝放下,大宝开始哭,她又抱起,像从小抱着弟弟次仁罗布一样,在客厅里抱着大宝走来走去。她看到男主人站在窗户前看什么,很专心的样子,她也走到窗户前,看见院子里有一个3岁小孩手里拿着苞谷饼子吃,一只大红公鸡大摇大摆靠近他,用它硬硬的嘴啄他手里的饼子。从高处往下看,公鸡似乎比小孩还长得高,小孩子吓得哭了。突然出现了一个男人抱起孩子,冲着那只红公鸡跺脚,那只公鸡吓得架起翅膀兔子一样跑掉。孩子和大人一起嘎嘎嘎嘎大笑,德吉梅朵的眼睛被云朵罩住,潮湿朦胧了,看人家,有阿爸多好。

  张红生看着公鸡跑起来,莫名的兴奋,回头冲着妻子神秘一笑,然后迅速走进了一间房子。

  汉族人的家里,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德吉梅朵不只稀罕人家的装饰,每一次上厕所都觉得屁股怎么可以坐在这么白净的东西上。尤其是冲水时,她甚至有想再撒尿的欲望。

14岁的德吉梅朵觉得自己到了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整个心都变得莫名其妙紧张,常常小心地去偷看一些什么,疑惑一些东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

  突然有一天早上,她发现了床单上有一抹刺目的鲜红,准备尖叫时又吓得捂住了嘴。然后突然间悲伤地明白,那些无知傻笑的日子已经走了。等大宝阿爸阿妈上班走了,她小心地去卫生间洗干净,一边洗一边哭,哭了很久却发现床单上还是留下了斑斑驳驳的印子。

  熊小英下班回来后,德吉梅朵喊她到自己的房间,然后僵硬地站在那里用手指着床单,并告诉她:“我流血了,它没有和我请假就来了。”

  熊小英笑着说:“这是少女的初潮,德吉梅朵,它不会和你请假,你要长成大姑娘了。”

  德吉梅朵有明亮的眼睛,健康的笑容,成长就这样开始了。

  一个月过去后,德吉梅朵拿到了500元。她沾着唾沫数钱,一遍又一遍,20元一张,数起来也还是很吃力。钱真是一样好东西啊,阿爸看病欠下的债务可以还一部分,有两年时间就可以还清了。钱在她的手里响,鸟叫一样,钱是有声音的,她抬起手,无可辩驳准确地把钱放在耳朵边“咔咔咔咔”响,是整齐的节奏。心开始紧张痉挛,会想起童年掘草根的刺痛感,还有青稞穗。阳光发出淡淡的暖橘色,她闷闷地向大宝沉下头颅,贴着大宝的额头,像贴着羊羔子一样,觉得大宝是她的福气。

  大宝笑,德吉梅朵也笑,笑凝住了眼中的泪水。

  张红生在琼结县文化局上班,喜欢饭后闲余时间用毛笔画画儿。毛笔杆儿尾部是骨质,有红丝绳,笔帽是黄铜的,打开,张红生告诉德吉梅朵是羊毫。那笔尖上还残留着没有洗净的墨迹。张红生画公鸡,扯着嗓子打鸣的那种,踮着脚尖,使劲儿的。

  等上班的人走了,德吉梅朵偷偷进去发现秘密。看着公鸡画,德吉梅朵总会想到第一天来时从窗户望见的那只大红公鸡。站在张红生画好并挂在墙上的公鸡画前看,这张画嵌入了她的记忆,立于画前,她觉得有一股尘土要吸附在她的头发上。她想起田里的青稞、油菜、豌豆、土豆花,阿爸无休止地劳动,劳动间歇,阿爸坐在日夜流动的雅江边,唱一首古老的歌谣。这首民歌是措杰村人在打青稞穗时所吟唱的。

  “从小一起生活,长大爱如大蒜;倘若父母剥皮,我俩无法分手。”

  德吉梅朵开始小声唱,一边唱一边翻书,她是一个15岁的女孩,开始漂泊,为了阿妈、为了弟弟、为了家。她甚至在窗口看见了一只山鹰,一只盘旋的自由的山鹰,那山鹰是飞在风中的,风沿着山势而上,风把山鹰托得高高的,那是山鹰自由的高度。

  她看见桌子上放着一摞书,是汉语书,简单的字能挑出几个,具体意思实在是不明白,长长的句子到底写了什么?她轻轻翻动它们,大宝睡着,此时一切都是永恒的静止,时间凝住她的眼睛,对此她迫切想认识它们,书本的声音和数钱的声音,那音质震动耳鼓,愈来愈快,她想认识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钱让她自由幻想,如山鹰一样,如公鸡一样,如窗外的风和云朵一样。

  熊小英下班回家后听见动静,循着翻书声看见安静凝神的德吉梅朵,她知道这个藏族女孩想认识字了。

  德吉梅朵看见女主人时不由自主红了脸,她羞涩时很好看。尤其是笑时,白白的牙齿,眯着眼,像是做错了什么事情,两朵绯红挂在脸颊。

  熊小英抚摸着她的头发看着窗外说:“想学汉语了是吧?”

  德吉梅朵羞涩地点了点头。

  熊小英说:“我用藏语给你讲一个藏族故事,然后翻译成汉语,用故事学汉语学起来更快。”

  “从前有一个兔阿妈和它的儿子相依为命地活着,它们经常受到老虎、豹子、熊的袭击,为了避免兔儿子们的生命危险,它们从山上逃到平地,到处找安全的地方生活。在平地里它们看见了村庄,嗷吔,走进村庄后首先看见了一口井,这是什么?走得太累了,就坐到井沿边歇息一下吧。这时从井旁边一棵高大的老树上掉下一片树叶,大大的叶子被风吹落在井中,发出‘恰’的声音,恰巧被走神的兔子们捕捉到了,它们往井里一看,结果呢,从井里呈现出自己的影子,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动物,吓得撅起屁股就往回跑。”

  德吉梅朵急迫地问:“然后呢?”

  熊小英故意说:“明天再然后吧。”

  德吉梅朵很羞涩地说:“我不该问然后,可是我太想知道然后了呀。”

  熊小英笑了:“说明你是听进去了,好吧好吧,我们就开始讲然后。老虎、豹子和熊又一次来侵犯兔子母子几个时,兔阿妈说:‘你们就是敢欺负我们,我们现在可是不害怕你们了。’老虎大笑着:‘哈哈哈,没有我蹄子大的小东西居然敢对抗我。’狮子说:‘我现在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呢。’熊吭哧着说:‘你们敢说这样的话吗?’兔阿妈说:‘我们发现了一个比你们都厉害的动物,它说话轻声细语,和我们同一个长相呢,它太厉害,一般是不动手的。’老虎、豹子和熊不相信,要求兔子带它们去村庄看,结果呢?”熊小英故意不说了。

  德吉梅朵说:“是啊,结果呢?难道是它们看见了自己?”

  熊小英说:“聪明的德吉梅朵,它们果然看见了自己,它们冲着井里的‘恰’发火,指手画脚,它们气得七窍出血,它们发誓要跳到井里去抓住恰,当一个一个被自己气着去拥抱自己的影子时,兔子阿妈看到‘恰’吃了它们,从此兔子们的日子就太平了。”

  没等熊小英用藏语讲这个故事,大宝睡醒了,咿咿呀呀的说话声,似乎他也听明白她们在说什么。德吉梅朵跑到隔壁逗着大宝,不时用汉语讲兔阿妈的故事,断断续续,讲着讲着自己也笑了。似乎意思知道,话却说不出来。德吉梅朵想,我要从一个藏族初中生回到汉族小学生,从头开始学起,藏语太简单了,汉语太丰富多姿了。

  阿妈达瓦卓玛在发工资的第二天来取钱,带来了糍粑、酥油茶。达瓦卓玛第一次走进有工作人的家,憨笑着不敢进门,害怕自己藏袍上沾了牛粪、羊粪,弄脏了干净的屋子。达瓦卓玛看见德吉梅朵穿着汉人的衣裤,那一身衣服太扎眼了。两条分叉的腿没有规矩地站着,达瓦卓玛不敢多说什么,毕竟是在汉人家里干活,但她骨子里不喜欢德吉梅朵穿汉人的服装,汉人的服装只有汉人穿了好看。

  熊小英要达瓦卓玛进来,她执意不进门,把拿来的东西放在门口,接过德吉梅朵递过来的钱,圈成筒用橡皮筋圈紧的钱很暖手,握在手心,达瓦卓玛笑着告辞走往楼下。

  消瘦的达瓦卓玛,身后拖着两条长长的辫子,辫子上结着红绿丝线,仔细看会发现头发上沾着灰蒙蒙的沙尘,酥油茶的味道,或者就是奶渣的味道,下楼的达瓦卓玛发出腾腾腾的脚步声。

  熊小英和站着目送的德吉梅朵说:“你阿妈的腰和腿都不好,走路脚重。”

  德吉梅朵说:“是,是,阿妈有大骨节病,不能种田,不种田没有青稞,阿妈喜欢喝酒,只有喝了青稞酒,阿妈才会高兴得笑。”

  德吉梅朵羞涩地低下了头,泪水跌落在地板上。一个15岁的孩子,也该是唱歌的年龄。熊小英想起了藏族的歌声,音域宽广,高可遏云,低胜燕鸣,在歌声中成长的一代一代藏民,当女人们仰起紫红色的脸颊,当小伙子甩开膀子,藏靴、氆氇长袍、单耳金丝灌边礼帽,舞蹈起来,所有的苦难都是快乐,都无所畏惧。

  熊小英看着德吉梅朵轻声唱:

  “富人骑着马匹,穷人骑着驴子;琼结吉如大叔,给狗套上鞍子。”

  听到“给狗套上鞍子”,德吉梅朵露出白白的牙齿笑出了声。

  德吉梅朵的脸涨得通红,熊小英的歌声从墙壁和一些探不到的角落传出来,这一种家庭气息让德吉梅朵新奇,像瞥见了人世间珍贵的一角。

……试读结束,阅读全文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微店订阅。

全文见《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9年第4期

评论

呼唤人性的善良与自尊

  ——关于葛水平中篇小说《德吉梅朵》

文/王春林

《德吉梅朵》是一部故事情节相对简单的、以边地为表现对象的中篇小说。与一般汉族作家的边地书写有所不同,葛水平的这部作品,不仅故事发生在遥远的边疆地区西藏,而且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也都是藏人。故事发生的时候,女主人公德吉梅朵年仅十四岁。因为父亲仁青措的不幸去世,年幼的她只能够与母亲达瓦卓玛,以及更为年幼的弟弟次仁罗布在一起相依为命。在给父亲治病的过程中,这个本来就贫穷的家庭,更是欠下了不少的债务。一方面,为了偿还债务,另一方面也更是为了支撑这个家庭的生存,本来非常热爱学习的德吉梅朵,只好辍学求职,早早地就踏入了这个充满了各种人心险恶的现实社会。

  德吉梅朵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个汉人家庭做保姆。这个家庭的男主人名叫张红生,女主人名叫熊小英。她的任务,是照顾一个年仅一岁的孩子,月薪五百元。由于德吉梅朵生性好学,所以在做保姆的过程中,便利用难得的机会虚心向男女主人求教,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语:“德吉梅朵想,我要从一个藏族初中生回到汉族小学生,从头开始学起,藏语太简单了,汉语太丰富多姿了。”德吉梅朵根本没有想到,正是她无意间学会的简单汉语,帮助她找到了第二份工资更高的工作。生性善良的德吉梅朵,之所以要跳槽去做第二个工作,去做饭店的服务员,也只是为了能够更早地还清家庭的债务。找到第二份工作的这一年,德吉梅朵只有十七岁。

  正如你已经预料到的,如此一位单纯善良的藏族年轻姑娘,在不管不顾地纵身跳进这个充满各种险恶的社会染缸之后,必然会遭遇人生的不幸与打击。具体来说,德吉梅朵的人生不幸,就因为她遭遇了桑多这样一个毫无责任感的纨绔子弟。在诱骗了德吉梅朵并致使她怀孕在身的情况下,桑多无情地抛弃了这位多情而善良的藏族姑娘。若非原来的男女主人慨然出手支援相助,德吉梅朵就很可能渡不过路途生子这一难关。

  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桑多给德吉梅朵造成的精神创伤,就使她从此后对所有的男性都充满了警惕心理。后来,在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另一位名叫次仁德杰的藏族小伙子不仅真心地爱上了德吉梅朵,并且勇敢地向她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但由于曾经在桑多那里有过惨痛经验教训的缘故,德吉梅朵还是不无“残忍”地拒绝了次仁德杰的追求:“我不过是一个过平常卑微日子的人,任何人的温情脉脉都是假象,我的平凡的令人激动的好日子就是陪伴着妈妈、弟弟和卓嘎,卓嘎的出现已经不是原本的生活了。”由以上叙事话语可知,这个时候的德吉梅朵,已经由当年的懵懵懂懂,而进入了心静如水的一种人生成熟境界。

  然而,由稚嫩到成熟,这还并不是葛水平所要表现的重心所在。作家关注表现的重心,集中体现在次仁德杰经过一番苦苦的追求,终于如愿以偿,终于成了卓嘎的继父之后。这个时候,已经是2016年的冬天了。这个冬天的藏历年前夕,德吉梅朵携同丈夫次仁德杰,一起出现在了措杰村的村委办公室。他们提出的一个出人意料的要求是:“我们是来退出低保的。”退出低保,就意味着要主动放弃国家每年给予的小一万元收入。对于他们的这种违背“常情常理”的要求,村干部百思不得其解。那么,曾经在人生过程中屡经劫难的德吉梅朵,究竟为什么一定要作出如此一种有悖常理的人生选择呢?最根本的答案,恐怕还是要到桑多那里去寻找。当年,她之所以能够断然了却与桑多的那段孽缘,其实与桑多对“低保户”的歧视紧密相关:“她想到桑多用鄙视的眼光盯着服务员说:‘低保户’。那一句刺耳的话像一只失群的羊羔,灵魂在旷野里迎风呼叫,往日思念着桑多的念头突然就结住了。”实际上,也只有到这里,我们方才真正明白,葛水平这部中篇小说的要旨,乃是要以一种精神分析的方式,借助于德吉梅朵人生的书写,表达并呼唤一种发自内心的人性的善良与自尊。

  在阅读《德吉梅朵》之前,我曾经有过一种本能的疑问,那就是,从来也没有接触过少数民族题材的葛水平,为什么会突然写出这样的一部中篇小说来。而且,在这篇短文写作之前,在和我的微信交流过程中,葛水平曾经特别强调,这部中篇小说的基本素材都是真实的。只有在读完全篇并对小说的主旨有所把握之后,我方才彻底恍然大悟,原来葛水平的意思,乃是要让我无论如何都不要怀疑她这部小说的真实性。关键在于,在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在当下这样一个人心不古的物欲喧嚣时代,如同德吉梅朵这样主动放弃万元“低保”的故事,其发生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这样一来,葛水平《德吉梅朵》对于当下时代与社会的批判价值,自然也就昭然若揭了。

创作谈

高原,那一片神性的土地

文/葛水平


在西藏山南琼吉县,面对这个女孩时,她的笑容和泪水是真实的,我被动地默然。只有在西藏,她诚实的叙述是我久违了的陌生,无论人情和地理,人世间所共趋的虚荣在此显得无地自容。

不需要的东西不要,人心和植物一样。

同她谈话,既是一种能力和智慧,又是一种德行,她有一种高贵的人性境界。在她对面,我的问话,由于我自以为是,我的浮躁和轻狂,我卑怯的从众心理和可耻的功利主义态度,我不愿、不敢和不会去相信,正如欲望永在眉心,让我醒悟的瞬间里,我曾经怀疑过她,当听她讲完自己的故事时,有一段时间四周没有声音,也许是刻意的沉默,每个人的境遇中总不免有些对外渴求,她让我明白了善良是人性的宗教。

高原,生态弱化,教育落后,靠山靠水靠学已无法自救自强,且负担日重,用度艰辛。我一再告诫自己,不要用肤浅和零星的知识,不知天高地厚地去思索她的所有作为。高原,也因此让凡心为之漂洗,尘念为之荡涤。在遇见她之前看到过太多的人性之丑陋,她的出现让我看见了人凭借自己的努力,使情感和思想有了往高尚和纯粹境界提升的可能。只有在高原,那一片神性的土地上,才有可能明白劳动是唯一的人生指南。选择一种生活不容易,坚守一种生活更不容易。刻薄的、伤心的、怨屈的,所有带情感的话,都不会从她嘴里发出,不会以可感知的形式传送,也没有感觉里残存的熟悉,大概真是上天的旨意,她让我明白,让我醒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222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455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720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56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9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7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28评论 3 40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7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20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5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9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60评论 4 33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02评论 3 31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8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10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33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87评论 2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