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自己内心的佛经~之八

作者/木子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读懂自己内心的佛经~之八

觉己觉他觉境,

我把它归纳为觉“己”和觉“非己”,

观察、觉察觉知觉观、观照。


觉己觉他觉境,

是读懂自己内心佛经的一条路径。


当你去深度觉察觉知身体和心灵的觉受,

当你感受到舒服或不舒服,

当你感受到苦受或忧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舍受),

去觉察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去觉察自己的抗拒和纠结,

去觉察自己的欲望和渴求,

去觉察自己的在乎和执着。


当你发现自己的思想观点,想法念头,

当你发现自己的言行举止,

被他人各自的标准要求、价值观、思想念头,

发生碰撞、冲突、激荡、交融时,

有时被否定,被评判,被误会,被曲解,

有时被认可,被理解,被赞赏,被鼓舞,

你是愤怒嗔恨抑或开心喜悦?

还是从容淡定,风过无声,水过无痕?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思想是意识的产物、排泄物,

和生理的排泄物大小便,

在本质上无异。

深刻的体悟到你所分享的思想、念头,

你的所思所想,你的观念,你的认知,

和生理的分泌物、排泄物,

如口水、汗液、大小便等,

在本质上无异。

你还会为了自己的念头和别人的念头打架冲突而执着吗?

你还会伤心难过吗?

你还会欢欣雀跃吗?


“我的”不是“我”,

My 不等同于I,

Me 不等同于I。

名字不是“我”,是“我的”,

身体不是“我”,是“我的”,

衣服不是“我”,是“我的”,

名利财富不是“我”,是“我的”,

各种身份角色不是“我”,是“我的”,

情绪不是“我”,是“我的”,

感受不是“我”,是“我的”,

思想、意识、念头不是“我”,是“我的”。

……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你觉知体悟到这些,

你所追求的名利财富,

你所耿耿的自我价值和生命尊严,

你所在意和执着的自我存在感,

所有的所有……

你还会执着于它而受苦吗?

放下我执,放下分别、执着、妄想,

拨云见日,方得自在解脱。


这个不是“我”,那个又不是“我”,

那“我”究竟是什么呢?

“心”又是什么呢?

“我”和“心”都只是一个概念,

一个定义,一个名词。


佛法说“无我”?

那难道就没有一个生命的主体吗?

若没有主体,生命何以运作?

生命的主体究竟是什么呢?

是那个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本质实相?

是那个无念,无住,无相的东西?

是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同的经典对那个东西有不同的叫法,

叫它是空性,自性,本体,如来藏性,

本心本性,真我,真心,真如,佛性,

神性,爱……等等不同的名字。

叫什么名字不重要,

都是为了表述那个不可说的本质实相,

都是在手指明月,

千万不要被这些名词搞糊涂了。


那身体、情绪、感受、念头又是什么呢?

生命是如何运作的呢?

身体是生命的生理现象和存在,

情绪感受等是生命的心理表现和存在,

思想念头等是生命的意识呈现和存在,

它们都是存在并变化无常的。

自性是不生不灭,本来无一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依性起修,身体为我们所用,为我们服务,

情绪感受和思想智慧是自性的随缘显现,

去深刻地体验生命,

融入自己的生命,

了悟人性,读懂人心,

就会有足够的能力服务其他的生命,

奉献爱,发出光和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