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今年你几岁
你总是诱惑着年轻的朋友
你总是谢了又开 给我惊喜
又让我沉入失望的生活里
喜欢音乐是有道理的,听一首歌就能激发出来内心某些隐藏的未知的情感。早起单曲循环了几首赵雷的歌,我觉得听民谣有时不完全是听情怀,也许就是因为一段舒服的旋律,能令你轻轻点头晃动的音乐就是好音乐。但听久了总会想的多了,人呀,就是有这个“矫情”的臭毛病。
我总觉得民谣得与北京挂钩,不知道何时跑来的谬论,我就是这么一直笃信着。
人家唱爱情,脑海便浮现北京爱情故事;人家唱理想,我觉得就是北京青年;人家唱生活,我想一定是北漂的辛酸。这也让我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未知的好奇与向往,毕业后义无反顾的栽进来,我才发现迷茫太能被理解了,因为雾霾遮住了那一对对清澈的双眸。
确实,北京的雾霾早是全球皆知。前两天的一篇文章令人看得揪心,题目是:“我们都在等待死在雾霾里的第一批人”我确实有认真思考过到底要不要离开北京,不单是怕死,而是看不到未来在哪里,三年,十年后,真的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治愈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刷知乎,原来这个问题早都被提了N次,一个月从2K到6K的大有人在,当然我也是其中一个。回答虽是五花八门,却都出奇一致的辛酸。地下室、封闭窗、住的地方离公司1小时的都算近的、家里还在贴钱、不停地变换工作、辞职失业、羡慕着工资比自己高的人群、自己能力不足、努力却不见成效、除了部分精英,北漂确实没什么未来......
而所有回答中看到最多的则是坚持音乐的人,关于艺术这件事,没钱都是扯淡。看着这些字眼,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复杂心情。有人问我什么时候你才甘愿离开北京?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知道周围的朋友陆续离开之后,也没能动摇我扎在北京的心。
不禁想到了奇葩说第一季的时候曾经讨论过一期辩题“你是选择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观点直戳内心深处。
蔡康永说在大城市,我的人生没有成功的时候,我可以舔我自己的伤口,躲在我的小床上面。大城市是一个更好活下去的地方,比较躲得掉别人的问候跟注目。在小城市,感情生活也好,自己的收入状况,成功与否,都被很严重地看见。我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大部分的压力是来自于别人,大城市给了我们一种庇护,所以我觉得大城市有这个仁慈的地方。
北京给了每一个小我更大的可能性。
选择在大城市奋斗的人,多半是不安分的。不安分的内心想抓住更多的机会,所以没人愿意听你抱怨,你依然要不惧辛苦,这次是真的应验了那句,北上广不相信眼泪。我们要去适应大城市的规则,去朝九晚五,去追赶时间,去不停地与人群在地铁上擦肩,在公交上踩脚,在景点拍人头,在女厕所排队。
生活总需要付出代价。成长的代价可能是逝去的初恋,破碎的友谊,父母的老去等等,现在的我们则是放弃家里的安逸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群,残酷的竞争,去眼看着优胜劣汰。
如今依然奋斗在北京的80,90后,执着的可爱。高晓松说不喜大城市的原因是看不清人心,我想这个担心是多余的,我们连自己都看不清,哪有时间看别人的内心。
还在坚持的你,什么时候才会甘愿离开北京?雾霾的侵袭,家里的催促,对未来的担忧,也许仅仅因为一个人。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彻底逃离北京,我只知道理想永远都年轻,诱惑了多少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