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行的意义,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这种意义,是对生活寄有美好愿望,相信生活有诗和远方,去享受生活。
如果说一个人长时间的局限在一个圈子里,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去换种生活状态,他的生活或许会充满枯燥、乏味与无聊,会容易迷失在他的世界中……当他出去旅行了,去换种状态生活了,他或许找到他生活的另一种意义,懂得去寻找生活的美好,勇于接受生活交给他的重担,去抵抗已经厌烦的生活状态。
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困惑,经历过旅行,我们会懂得不削生活的困惑,直视它,反抗它,最后解决它!懂得就算是遍体鳞伤也会接受,因为见到了心目中最美的景色。
所以生活里又何尝不可换种方式换种态度呢,当懂得用旅行所得的感想去面对生活的困惑、生活的无聊、生活的迷茫,这难道不是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意义吗?所以,嘿,你想好没有,要不要一起去旅游呀?
我曾经认为,有一段时间里我同时失去了一段亲情、友情、爱情。在那位很爱的亲人去世后,我在乎的那位知心好友没有给我安慰,没有问我发生了什么,而是等我说;需要当时的男朋友陪伴时他却给了我冷静的空间;跟家里打电话的时候要说自己很好,要开导家人,其实我自己也没有从痛苦里走出来啊。我一度认为,他们肯定是没有那么在乎我的,那段时间过得压抑,生活是黑暗的。
于是我决定在周末的时候周边游,我和一个朋友去了广州玩,在上下九感受味蕾的享受;在红专厂感受风景恰到好处的细节;在树德生活馆“好好生活,总有个人惦记着你”的主题思想里看看书,忘记烦恼;在珠江边看夜景,灯火阑珊,知道人生纷繁……我换了一种状态去生活。
我看到了许多人,想到了他们也有我不知道的悲伤苦楚,他们行色匆匆的依然还在坚持,还在奋斗:我看到了自然里那些遭受过移植或者是受过其他伤害的树木依然在逢勃发展,向着阳光努力生存;我看到了书海里的人,他们在经历过许多后,也依然热爱生活……我在旅行里找回了自己的心态,依然热爱生活,好好珍惜现在,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的也还在期待,所有的事情都尽力之后而选择顺其自然。
旅行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汇聚人类智慧的景物。去感动,去欣赏,去佩服,去感受许许多多,去慢慢懂得许多的道理,慢慢的改变自己。
当以后的某一天回头看看,庆幸当初的自己没有放弃生活,没有选择枯燥乏味的生活,谢谢当初的自己。
余光中也曾说:“旅行的意义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我认为,这种改变指的是心态……因为看的越多,了解的越多,我们的眼界也会更加的开阔,会有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别人的不易,从而让自已的心态保持平和。
旅行里会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跟不同的人交谈得知他们的事情,或心疼或难过或开心或祝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其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很多事情便也能理解了。这又何尝不是旅行的一种意义呢?
在旅行中,我们见到了美好的那部分世界,于是,慢慢地,我们也会变得一样美好,更懂得,其他的,统统不重要。所以,嘿,想好没有,一起旅游吧。
有人说旅行是一群在这个地方呆腻的人,去另一群人呆腻的地方。
但是在另一群人呆腻的地方依旧有着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事情,每一个地方都有段历史,正如每个人都有段不为人知的往事。
学者杨熙说过,人类虽然已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演化,但在完全陌生的地方还是会担心害怕,因为前方的不确定性,人的肾上腺素会分泌,从而保持时刻警惕的状态。
这个时候,你的眼睛会看得更远,感觉到更多动静,听到最细腻的声音,皮肤能感觉到风和气温的变化。
总之,就是陌生的地方可以激发你平常生活里麻木的神经,风景那边独好的感慨就是这么来的。
只有去旅行才能感悟更多的故事,遇到更多的人,不断地变得美好……嘿,你想好没有,我们来一场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