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共学第二天——边界力

边界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但你给到孩子的一点一滴都会内化到孩子的心里,成为他自己心里的边界和力量。他越有边界力,他就越能为自己负责,为今后的独立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就越能成就自己的世界。

孩子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咬,抓,打等行为,实际上是他边界力觉醒的表现。而父母如果在这个时候进行过多的干预,反而让孩子与外界的边界感模糊,他会得不到自己做出探索之后的准确反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帮助孩子确立事物的边界,从认识自己的身体边界开始,还包括人际间的边界,如情绪,态度,信念等等。清楚了自己和他人,以及人际间的边界,孩子内心世界的秩序才不会混乱。

老师在课程中的第 1 个案例,提到一个孩子的母亲,由于小时候父母缺少对她的关注和陪伴,于是将这份缺失全部倾注到对孩子的陪伴上。但恰恰是因为这种过度补偿,模糊了自己和孩子的边界,导致孩子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冲别人发火。

今后在育儿的过程中,可以多尝试跟孩子玩老师提到的几个游戏:身体滑滑梯,拍一拍,和结构化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孩子在游戏当中,轻松的建立边界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