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随想录算法训练营第47天 | 第九章 动态规划part13:647. 回文子串、516.最长回文子序列、动态规划总结篇

第九章 动态规划part13

详细布置

647. 回文子串

文章讲解

动态规划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 和 dp[i-1] ,dp[i + 1] 看上去都没啥关系。
    所以我们要看回文串的性质。 如图:


    image.png

    我们在判断字符串S是否是回文,那么如果我们知道 s[1],s[2],s[3] 这个子串是回文的,那么只需要比较 s[0]和s[4]这两个元素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这个字符串s 就是回文串。
    那么此时我们是不是能找到一种递归关系,也就是判断一个子字符串(字符串的下表范围[i,j])是否回文,依赖于,子字符串(下表范围[i + 1, j - 1])) 是否是回文。
    所以为了明确这种递归关系,我们的dp数组是要定义成一位二维dp数组。
    布尔类型的dp[i][j]:表示区间范围[i,j] (注意是左闭右闭)的子串是否是回文子串,如果是dp[i][j]为true,否则为false。

  2. 确定递推公式
    在确定递推公式时,就要分析如下几种情况。
    整体上是两种,就是s[i]与s[j]相等,s[i]与s[j]不相等这两种。

  • 当s[i]与s[j]不相等,dp[i][j]一定是false。
  • 当s[i]与s[j]相等时,有如下三种情况
    • 情况一:下标i 与 j相同,同一个字符例如a,当然是回文子串
    • 情况二:下标i 与 j相差为1,例如aa,也是回文子串
    • 情况三:下标:i 与 j相差大于1的时候,例如cabac,此时s[i]与s[j]已经相同了,我们看i到j区间是不是回文子串就看aba是不是回文就可以了,那么aba的区间就是 i+1 与 j-1区间,这个区间是不是回文就看dp[i + 1][j - 1]是否为true。
      以上三种情况分析完了,那么递归公式如下:
if (s[i] == s[j]) {
    if (j - i <= 1) { // 情况一 和 情况二
        result++;
        dp[i][j] = true;
    } else if (dp[i + 1][j - 1]) { // 情况三
        result++;
        dp[i][j] = true;
    }
}

result就是统计回文子串的数量。
注意这里没有列出当s[i]与s[j]不相等的时候,因为在下面dp[i][j]初始化的时候,就初始为false。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dp[i][j]可以初始化为true么? 当然不行,怎能刚开始就全都匹配上了。
    所以dp[i][j]初始化为false。

  2. 确定遍历顺序
    首先从递推公式中可以看出,情况三是根据dp[i + 1][j - 1]是否为true,在对dp[i][j]进行赋值true的。

    dp[i + 1][j - 1] 在 dp[i][j]的左下角,如图:
    image.png

    如果这矩阵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遍历,那么会用到没有计算过的dp[i + 1][j - 1],也就是根据不确定是不是回文的区间[i+1,j-1],来判断了[i,j]是不是回文,那结果一定是不对的。
    所以一定要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遍历,这样保证dp[i + 1][j - 1]都是经过计算的。
  3. 举例推导dp数组

    举例,输入:"aaa",dp[i][j]状态如下:
    image.png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
        char[] chars = s.toCharArray();
        int len = s.length();
        boolean[][] dp = new boolean[len][len];
        int result = 0;
        for(int i = len - 1; i >= 0; i--){
            for(int j = i; j < len; j++){
                if(chars[i] == chars[j]){
                    if(j - i <= 1){ // 情况1 和情况2
                        dp[i][j] = true;
                        result++;
                    }else if(dp[i + 1][j - 1]){ //情况3
                        dp[i][j] = true;
                        result++;
                    }
                }
            }
        }
        return result;
    }
}
双指针法

动态规划的空间复杂度是偏高的,我们再看一下双指针法。
首先确定回文串,就是找中心然后向两边扩散看是不是对称的就可以了。
在遍历中心点的时候,要注意中心点有两种情况。
一个元素可以作为中心点,两个元素也可以作为中心点。
那么有人同学问了,三个元素还可以做中心点呢。其实三个元素就可以由一个元素左右添加元素得到,四个元素则可以由两个元素左右添加元素得到。
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一个元素为中心点和两个元素为中心点的情况。
这两种情况可以放在一起计算,但分别计算思路更清晰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countSubstrings(String s) {
        int result = 0;
        for(int i = 0; i < s.length(); i++){
            result += extend(s, i, i); //以i为中心
            result += extend(s, i, i + 1); //以i和i+1为中心
        }
        return result;
       
    }
    private int extend(String s, int i, int j){
        int res = 0;
        while(i >= 0 && j < s.length() && s.charAt(i) == s.charAt(j)){
            res++;
            i--; //注意这里是i-- j++
            j++;
        }
        return res;
    }
}

516.最长回文子序列

647. 回文子串,求的是回文子串,而本题要求的是回文子序列, 大家要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
文章讲解

思路

  • 本题是求回文子序列,回文子串是要连续的,回文子序列可不是连续的!
  1. 确定dp数组(dp table)以及下标的含义
    dp[i][j]:字符串s在[i, j]范围内最长的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dp[i][j]。

  2. 确定递推公式
    在判断回文子串的题目中,关键逻辑就是看s[i]与s[j]是否相同。

    如果s[i]与s[j]相同,那么dp[i][j] = dp[i + 1][j - 1] + 2;
    image.png

如果s[i]与s[j]不相同,说明s[i]和s[j]的同时加入 并不能增加[i,j]区间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分别加入s[i]、s[j]看看哪一个可以组成最长的回文子序列。
加入s[j]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 + 1][j]。
加入s[i]的回文子序列长度为dp[i][j - 1]。
那么dp[i][j]一定是取最大的,即: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image.png
  1.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 首先要考虑当i 和j 相同的情况,从递推公式:dp[i][j] = dp[i + 1][j - 1] + 2; 可以看出 递推公式是计算不到 i 和j相同时候的情况。
  • 所以需要手动初始化一下,当i与j相同,那么dp[i][j]一定是等于1的,即:一个字符的回文子序列长度就是1。
  • 其他情况dp[i][j]初始为0就行,这样递推公式: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中dp[i][j]才不会被初始值覆盖。
  1. 确定遍历顺序
    从递归公式中,可以看出,dp[i][j] 依赖于 dp[i + 1][j - 1] ,dp[i + 1][j] 和 dp[i][j - 1],如图:


    image.png

    所以遍历i的时候一定要从下到上遍历,这样才能保证下一行的数据是经过计算的。
    j可以正常从左向右遍历。

  2. 举例推导dp数组
    输入s:"cbbd" 为例,dp数组状态如图:


    image.png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tring s) {
        int len = s.length();
        int[][] dp = new int[len + 1][len + 1];
        for(int i = len - 1; i >= 0; i--){
            dp[i][i] = 1;
            for(int j = i + 1; j < len; j++){
                if(s.charAt(i) == s.charAt(j)){
                    dp[i][j] = dp[i + 1][j - 1] + 2;
                }else{
                    dp[i][j] = Math.max(dp[i][j], Math.max(dp[i + 1][j], dp[i][j - 1]));
                }
            }
        }
        return dp[0][len - 1];
    }
}

动态规划总结篇

https://programmercarl.com/%E5%8A%A8%E6%80%81%E8%A7%84%E5%88%92%E6%80%BB%E7%BB%93%E7%AF%87.html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