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推进海口经济圈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定安召开。会议强调海口经济圈各市县要落实优势互补、携手共进,不断提升发展能级,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更大力量。这其中位于澄迈北部与海口紧密相连的老城镇,作为海澄一体化的“桥头堡”,老城发展路径和方向事关海口经济圈一体化水平尤为关键。
老城与海口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距离海口仅23公里,具备发展“东城西产”格局的天然条件。然而多年来老城却陷入“有产无城”的困境:城市建设滞后、配套不足、城乡混杂,被贴上了“半城半乡”的标签。为加快澄迈老城-海口西海岸同城化进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打通交通血脉,实现海澄“无缝对接”。交通互联互通是区域一体化的基础。目前老城与海口之间仍存在多条断头路,南一环路、南二环路连接椰海大道是重中之重,海澄大道、蓝梦一路、蓝梦四路则是老城和美安一体化的主通道。这些“血脉”的打通,对于促进两地要素流动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时,盈滨桥作为连接老城与盈滨半岛的关键通道,2023年已被列为四级危桥,却至今未见修复计划,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和区域发展。这类限制发展的“瓶颈”问题亟待解决,打通发展堵点困境局限才能真正实现海澄一体化“无缝对接”。
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城市吸引力。老城的公共服务设施长期以来严重不足。医疗方面,曾号称海南西部首家三甲医院的颐仁医院自2016年开工后屡屡延期,至今烂尾。目前老城仅依靠几家基层卫生院和专科医院提供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开工建设澄迈县人民医院老城分院一期,无疑是重要举措。要充分利用双河入海的景观资源,打造美伦河、澄江、内海两岸及盈滨海岸的公园绿带,同时加快建设东坡公园、通潮阁文化长廊,打造“中国东坡文化之窗”核心载体,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开工。
产业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极。老城拥有海南生态软件园、浙琼合作产业园、金马物流园等重要产业平台,正在布局数字、海洋、智造、绿色、文化五大生产力赛道。推动EOD项目落地,探索“生态治理+产业导入+城市配套”融合模式,布局奇幻乐园、水上运动中心等文旅地标,构建全龄友好型目的地,大力招商引资,以链招商,以商招商,通过以产业破局落实好完成好老城千百亿产业集群建设任务。
创新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推动。探索设立两地同城化规划管理机构,从顶层设计根本上解决规划衔接、产业协同、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同城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能够有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问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海口经济圈整体竞争力。
老城作为海口经济圈一体化的关键节点,通过打通交通脉络、补齐服务短板、促进产业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完全有可能摆脱“半城半乡”的尴尬成为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现代化新城。正如会议所指出的,要“更加注重规划有效衔接”、“更加注重产业协同分工”、“更加注重文旅共同繁荣”、“更加注重交通互通互联”,如何在老城发展中落实这些要求,清单化、项目化、事项化推进工作,成为建设者们的时代使命。海口经济圈一体化不是简单的空间连接,而是功能互补、资源共享、优势叠加的深度融合发展。澄迈老城-海口西海岸同城化将让老城这座“潜力之城”真正释放活力,成为海口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