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不算忙,其实也不想忙了,偶然看了阿潘的微博,心里不由的颤了一下,倒不是因为她的微博触到了我的麻点,只是因为看了她的微博,我下意识的发现自己已不是曾经的那个骚年。这两天一直想发一条关于怀念青春的朋友圈,但是限于职业以及朋友圈里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久久不能找到合适的词汇做到既能表达心意又能被大众所接受,所以这个念头是本已作罢了,可是就在刚才阿潘介绍了简书,这下勾起了我多年不再矫情的心,那就让我纪念一下自己的矫情吧。大概有六年没有这样静下心写东西了,至于写的怎样也无所谓了,给自己看的东西没必要那么纠结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从简从心!
人!为什么往往是在失去青春后才会怀念青春?为什么往往是在失去青春后才会追悔年轻时的残缺?大概是因为只有随着岁月的积累才会怀念,大概只有随着阅历的增加才会追悔。今年的我,越来越怀疑自己有孤僻症(孤独症),我会不愿意说话,只想用文字与别人交流,我会不愿意与别人亲近,只想默默的看着一切,有的时候甚至觉得,如果一直都是我一个人会不会更好?再加上年后以来工作开展的无比的心酸,对自己人生的怀疑,否定,失望,自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即使这样,我也不愿意和任何人说,也只是独自一人“享受”这样孤独的过程。这样的状态下,回忆和追悔真的会趁虚而入。
我觉得人生就像一座玲珑塔,每层每阁存放着必然与偶然,存放着自我与他人,存放着高雅与低俗,存放着金钱与精神,存放着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种种,总之,就是在不同的层(空间)和不同的阁(时间)里填满你需要的与不需要的,那么我的青春填满了什么呢?看完了阿潘的关于手帐的微博,我努力的回忆,努力的回忆,终于发现,我的青春里除了工作,能属于自己的青春真的是nothing in it,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为之颤动,我的青春填满的是让自己回忆不起来的东西,真的让人追悔的后怕,应该属于自己的青春,亲情,爱情似乎真的没有属于自己的,那种孤独一人的感觉像渔网一样紧绷在全身,每个孔都很大却又逃不出来。
重新开始吧,重新开始整理自己的人生,好在82年的我重新被文字定义在了青年(其实顶多算是文字安慰而已),过去的人生无法重来,那么就重新梳理一下将要面对的人生吧。多年不矫情,突然矫情一下,感觉自己写的挺乱的,但是基本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重新适应这样矫情的状态需要时间,相信会好起来的。今天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