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国篇第六章(原第六十一章)

第十五章

大国下流  各得其欲

(原第61章)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聚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以下聚。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注解】

1、大国者下流:大国要像大海居于江河下游那样,使百川汇集。

2、牝:母牛,指雌性动物,与牡相对。这里指阴性的能量,具有母性的容纳与接纳。

3、或下以取:下,谦下;取,取国、收归其下,进行管理。

4、或下以聚:小国处下聚于大国。

5、兼畜人:把人聚在一起加以养护,引以为管理、掌控。

6、入事人:归附而顺从,引以为利益本国人事。

【释义】

大国者,如大海,天下汇集也。大海能聚江河,为其下,故大国以下为上,处下则天下之交。天下间,阴以静胜阳,故静为下。大国处下,则取小国归心。小国以下,则从大国取利。大国处下取,小国处下聚。大国,主要是取土地、人口、经济;小国主要利益本国的人事。所以大国小国利益并不冲突,而作为大国主动处下,则轻易取天下。

【释意】

这一章把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淋漓尽致地讲述清楚了。大国外在强大,但内在谦虚;小国以大国为依托,扮演好关键点的价值,让其成为大国不可或缺第一部分,同时愿意示弱,方能获得更大支持。无论大国或者小国,彼此的目的都是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这些追求并不矛盾。

大国追求的是实质主权,小国追求的是形式上的主权。因为大国可调配的资源更充足,所以大国更应该内在强大而外在谦和,这样小国不是恐惧和害怕大国,而是尊敬和依赖于大国;小国要善于处弱,能够弥补大国之不足,积极扮演好“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角色,自然获得大国的协助和支持。

大国以道取小国,首先要赢得无形的人心,要靠道让意识合一,所以文化要先行。当小国在经济上依靠、文化上依附,大国即为大。同样,小国要学会“聚”大国,获得大国的认可和支持。首先要获得大国的认可,那么就要在大国不足的领域扮演好自己独一无二的“一”来协助大国,然后要站在“利益我们”的角度获得大国的支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956评论 6 39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7,189评论 4 81
  • 第一,在日本研俢期间学习的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服装专业,在日语都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能够学完并且获得优秀毕业奖,感觉自己...
    暖阳_吸引力爱好者阅读 1,436评论 0 0
  • 以喜欢的形式向世界say Hi,以满足的感觉向自己道早安。蒸南瓜和鸡蛋,半截黄皮椒切段油焖。切完辣椒擦脸,感觉真个...
    王小一1010阅读 858评论 0 0
  • 人生不知不觉,已过半 越近千帆之后,才明白沉默的智慧,越来越喜欢安静的感觉。。。 沉默是一种自我的修行,也是一种对...
    loy55阅读 3,0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