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觉得活得很虚无,走在大马路上,就觉得“天地之大,我在何处?”;莫名感觉自己随时归于尘土,随时消失也都无所谓。也不会再去追问和寻找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接下来的出路又是在哪里?总归似蜉蝣、似沧海一粟。
有时候,虚无最可悲的不是对事物的无力感和对世界感到空洞,而是对任何事情都毫无感觉或感受。无力感和空洞尽管消极,但起码也是一种感觉。
我不喜欢这种虚无,很不喜欢。
《一只狗的使命》的狗狗贝利似乎是一直在帮助别人驱赶着人类的某种虚无。
第一世,在对自己和世界都无知的情况下就死去了。因为无知,所以无感。
第二世,这只狗遇见了伊森成为了贝利。两人一起玩,一起成长。贝利陪伊森玩橄榄球,帮伊森撩妹,抓放火烧伊森家的贼,叫醒火中的伊森,跨越重重麦田和远去求学的伊森......从出生到老死,贝利的这一世是完满的。它这一世的使命便是陪伴在伊森左右。在垂死之际,贝利用模糊地视线看着因自己死去而痛苦的伊森,走向了死亡。这一世,君生我已老,寿命的不相等,总归是有一方要先离开的。
第三世,这只狗遇见了警察成为了警犬。它帮助自己的主人抓捕了一个又一个犯人,站在主人的前面照了一张又一张象征着荣誉的照片。人才会去在乎虚名,而狗则在乎主人是否会开心。于是,在主人形单影只的深夜里,它跑到主人的床头,只想着默默彼此陪伴就好。主人不领情,say no,它便安静地耷拉在床下,不违抗,不争辩。得到主人同意,便一跃而上,这样长的夜,有自己应该会好过一点吧。他想。作为一只警犬,它同样这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机智而又英勇,并为此献出了生命。
第四世,这只狗遇见了一个不善于社交的吃货女孩,成为了蒂诺。这一世的主人非常孤独,她为怯懦地拒绝了别人的邀请而懊恼,以至于想着就这样和一只狗相依为命就算了。浴室场景的空洞和她略带绝望的眼泪,让人不禁发出感慨,孤独真的是人类的通病啊。还好,主人在它的机缘之下,找到了自己的丈夫。从此,蒂诺便成为了一只圈养的宠物狗,没有流浪、没有夭折、没有风险,也大概是没有理解的。它经历了被主人家的小孩追逐的恐惧、被迫装扮成各种滑稽的造型,只需一个镜头,便瞬间跨越到老死时的样子,那一瞬间,人们才知道,这一世的它过得竟较之于前两世还要孤独得多,最后,它幽幽闭眼死去,不再有之前的留恋。
第五世,这只狗遇见了一个贫穷的青年男女,在院落里过了半生被囚禁自由的日晒雨淋的日子。他从未有过悲观,就是最后被抛弃了,他依然乐观地寻找新的生活契机。直到又再一次遇见了第二世的主人伊森,它始终是陪伴在伊森左右的贝利。它像伊森年少时那样,找到了曾经的情人汉娜,它也想着法子告诉伊森自己就是曾近的贝利,专属于他的那只boss dog。最后一切都圆满了。这种圆满,真好。
这种狗的使命一直都是陪伴,一直都是替主人寻开心。他唯一不帮着主人寻开心的时候,就是将死之时。将死对它而言就是这样一种无力感,不管是作为老死时的贝利看着痛苦的伊森,还是作为中弹时的警犬艾丽看着痛苦的警察。那种无力感让他无为。而作为宠物犬时的蒂诺却似乎在主人成立家庭之后,就变得无力,因为主人不再需要它的陪伴了,它在这一生忧郁而孤独。他最有活力的时候,就是作为狗的使命去陪伴主人的时候,年少时和年老时的伊森、孤独的警察和黑人女孩都在他的陪伴下变得更好起来。陪伴,才是一只狗的使命。他来到你身边,或许不是为了获取一份照料和温暖。而是通过他的眼睛带领你找到生命的真谛,获得内心的和平。遇见你,不是它的幸运,而是它的使命。
我突然反观人类自己,大概陪伴才能消除无力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