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好好放松过?又有多久没有过一场深度睡眠了?当身体发出尖叫声,对每天的压力提出强烈抗议时,你有没有听到危险信号?
所以,你真的懂得如何与身体沟通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整合医学领域权威瑞秋•卡尔顿•艾布拉姆斯在她的新书《与身体对话》 中,提出了一个很新鲜的名词:体商。我们知道,人有智商,有情商,那么这个体商是怎么回事呢?
作者说的这个“体商”,是一种身体智慧,是一个人能否有效调整自己,保持健康,获得幸福的标准。通过作者的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那些“体商”高的人,通常具备这样几个特点:懂得聆听身体的需求;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从不勉强自己;自觉调整身心状态,当身心状况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寻求治疗和帮助。
或许你觉得这种身体智慧非常难以捉摸,但作者说的很清楚,所谓身体智慧,就是跟着身体的信号去做事。禅门有言:“饥来则食,困来则眠。”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自己的身体信号,甚至当身体发出警告时,我们依然无视健康问题,最终导致身心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
瑞秋•卡尔顿•艾布拉姆斯在《与身体对话》一书中告诉我们,无视身体信号,就会导致慢性身体损耗,在现代社会中,处于身体慢性损耗状态中的人,可以说是不可计数。那么,慢性身体损耗有哪些具体的症状呢?作者为我们列举了一些比较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背部疼痛、偏头痛、身体倦怠乏力、颈部酸痛、皮肤过敏等等。作者认为,慢性身体消耗虽然是以疾病的形式出现,但这正说明我们的身体向我们发出了某种信号,并且试图与我们进行对话。虽然通过药物也能治疗疾病,但作者却告诉我们:善用自己的身体智慧,不断调整生活方式,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健康,而依靠药物只能减轻症状,却不能让我们真正幸福起来。
在很多人看来,身体只不过是个劳作的工具。我们若要生存下去,就要参加工作,通过劳动来赚钱,满足物质需要,维持日常生活。但是,在作者看来,身体是有着灵性的,而且身心一体,内在状态直接影响着身体呈现出怎样的姿态。从这一层面来说,作者的理论与佛教中的理论有些相似。佛教中有这么一种说法:内心的贪嗔痴这三毒,会通过身体患上的疾病表现出来。比如说,嗔恨心过重的人,往往会患有心脏疾病。本书作者瑞秋•卡尔顿•艾布拉姆斯指出:聆听身体的声音,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通过关注身体上的疾病和不适,进而调整内在。
内在世界的状况由什么决定呢?影响内在世界的因素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我们产生的情绪;每时每刻的心念;对于身体健康的信念;对于生活状况的认识,等等。本书倡导的健康理念是:聆听身体与内心的声音,通过自我调整,实现身心的疗愈。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很容易犯下的错误就是,误把自我欺骗当成了坚强独立。比如说,你觉得背部疼痛,你却依然对同事们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故作坚强只能导致疾病迅速发展。但是,如果你在感觉到背部出现疼痛时,停下手里的时,来到办公室外面散步,或者及时把身体状况反映给医师,寻求解决方法,这都是“体商”高的表现,而且是真正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起责任的态度。再比如说,当身体发出瞌睡、困倦的信号时,我们要做的不是用咖啡赶走困意,而是躺下来休息,通过睡眠来给身体和精神补充能量。所以,你看,现代社会中很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更影响了“体商”的提高。
《与身体对话》这本书要求我们从提高自己对身体的直觉开始入手,一定要完全地接纳自己的身体状况,接受身体发出的信号,而不是用否定、抵抗的态度,去面对身体信号。
在这本书里,除了先进的健康观念,更包括了许多医学知识。这些医学知识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常见疾病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法。整体说来,这本书融合了知识性和趣味性,适合女性读者,也不排斥男性读者。但是,不论书中介绍了多少简单易行的提升体商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去实践,那么永远也不能摆脱身体慢性损耗带来的痛苦,自然也就永远不可能拥抱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