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少自己做饭,自己做饭也是买点青菜萝卜之类的活菜,所以对于猪肉的价格实际上不会特别的敏感,他是什么时候开始初现端倪,从刚开始几角几分的轻微上浮,最后成了全体国民在论坛,微信等社交媒体上集中讨论的话题。至此,就算再不关注家常的人,也知道猪肉涨价了,将近翻了一倍的价格,也就是,对于普通家庭,需要支付高于平常一倍的价格用于购买猪肉。面对着超市鲜肉区价格飙升,再看看自己的钱包,我们不得不问:“猪肉为什么会这么贵?”
“猪肉为什么会这么贵?”,我也很想知道,上百度一搜,心中就有了大概的原因,非洲猪瘟,这个去年就登陆中国,到现在才真正显现出他对我国猪肉市场的影响。这很明显的就有了一个逻辑,那就是猪感染了猪瘟,不能吃了,能吃的猪就减少了,猪肉价格当然是会上涨的,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非常明显,也不需要大废文章说明猪瘟怎么杀死猪的,猪肉是怎么少的,以及猪肉少了价格是怎么上涨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既然心中依然有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也是值得信耐的,就没必要再讲了。所以吧,再见,到此结束。
实际上还是可以再讲的,那就是猪肉能不能不这么贵,这个问题看起来和猪肉为什么这么贵是一样的,只要我们证明了猪肉不能这么贵,那么猪肉这么贵就是无可奈何的成立的了。但猪肉能不能不这么贵,却给了我们更多的主动性,我们要主动的去寻找,猪肉不这么贵的方案,已解决猪肉为什么这么贵的问题。虽然这样思考并不会解决猪肉这么贵的当前问题,但是却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看问题的思路,我们要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去解释问题。实际上很多时候是,解释问题低于解决问题低于实际行动。但如果是高成功率解决问题,那就是解释问题高于解决问题高于实际行动。
猪肉是大宗商品,所以基本不会是因为是市场投机而引起高价,也基本符合经典的供求价格曲线,所以猪肉的实际价格实际反应的就是当前猪肉的供给减少,而他的价格最后会落到他的边际效应不再增加的时候,也就是人们不再愿意多出一分钱去买猪肉的时候,也就是居民的普通支付水平,这个时候如果再涨价,因为人们会认为,买一斤猪肉的价钱,已经超过了买其他商品所带来的价值的时候。所以猪肉的价格最终会停下来,直到这个标准的出现。当然这个标准是根据居民的不同支付水平有关的,而一些原本支付水平较低的居民,可能已经开始寻找替代品。因此这个时候其他替代品的价格也会同样的增长,直到其他替代品和猪肉出现到一个相当的水平。猪肉的价格实际上也会受到其他商品的制约,特别是和他类似的商品。猪肉不那么贵,也取决于,这些替代品的价格,如果随着其他肉类的产量增加,价格降低,或者不再增长,那么猪肉的价格最后也会随着产量的增加,价格得到回升。而如果一个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他的价格波动就不会那么明显,这也是非常明显的地方,那时候,猪肉也就可以不那么贵了。
再看消费观念的改变,人是适应性极强的动物,条件好的时候大鱼大肉的吃,条件差的时候清汤寡水也是美味佳肴,实际上,所以随着猪肉的上涨,消费观念可能也会发生改变,至少在猪肉依然超过了普通人的支付水平的时候,人们的消费观念会离开猪肉,或许这看起来对猪肉价格增长是消极的应对方式,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寻找新的满足需求的方式。记得以前加班人们只有吃泡面,但现在人们更愿意点外卖,不同的需求满足方式,可能会对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人的适应性带来的好处,颠覆观念的消费,会影响人们对一些商品的看法,而这种看法一旦被改变,对于他的开拓者来说,会是特别的福利,因为到目前为止,只有他能满足这种独特的需求。所以开发人的隐藏起来的偏好,会是一份高回报的工作。而对于猪肉的消费观,针对猪肉的需求,针对那种口感的需求,或许看起来又会是另外一种机会,通过其他满足方式来影响人们对猪肉的需求。
最后,说说多样性,多样性是一个系统承灾能力的表现,越是多样的系统,他在面临灾难的时候,越是能够抵抗住,并在灾后快速的恢复,这在自然界,在经济学中,在金融学中,在政治学中,在个人的发展中,都会是很重要的能力。在市场中,猪肉骤时减少,价格逐渐上升,但同时,我们看到了,其他肉类产品,食品同时承担了整个市场肉类减少的灾难,大宗商品的骤减,对于经济来说实际上是影响比较大的,因为纸币都是面值实际上就是和他挂钩的,如果所有大宗商品上涨一倍,那么意味着人名币贬值一倍或者更多,这是很明显的,而对于整个市场来说,贬值可能就意味着损失多少直接数据。当然,目前猪肉上涨并不是因为钱币贬值导致的,而是因为供给量减少导致的,但我们从这之中可以看出,多样性的市场,对于承接一场变动是多么的有用,所以不要被人掐住生命的喉咙,最好就是全面的发展,多样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