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其实不是豌豆,是蚕豆,这是我读大学才搞明白的,但老家一直都管蚕豆叫做豌豆。就这样,蚕豆常以豌豆之名,招摇撞骗,时间久了,蚕豆就成了豌豆,豌豆还是豌豆。
吃豌豆从豌豆苗开始,小时候似乎什么苗都可以吃。比如绿豆芽、黄豆芽、花生芽,都能炒着吃,理所当然豌豆苗也能炒着吃。但豌豆和别的有区别,豌豆个大,吃苗不划算,所以吃的比较少,而物以稀为贵,那时总觉得豌豆苗比别的芽更好吃。
等到5、6月份的时候豌豆就成熟啦,印象里,差不多和秧苗栽种的时间重叠。之所以记忆深刻,是因为那时常乘大人下田干活去奶奶的碗柜里偷吃。虽然奶奶的技术并不太好,豌豆只会清炒,放点油放点盐,但对我来说却是美味,嫩嫩的,糯糯的,有种特有的清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偷吃不能太多,要不豌豆少太多容易被发现。
馋的不行,那就去自己地里摘或去别家地里偷,每次偷豌豆的时候,都心惊胆战。最讨厌布谷鸟,冷不丁叫一声“豌豆八个”,能把你吓的够呛。但一般不贪心,草帽兜装平就回家,放点盐煮,味道好极了。要注意的是,煮豌豆要放在做饭前,并且用袋子装好,要不生火的浓烟和豌豆的香味都会出卖你。
待再等一两个月,豌豆就彻底的成熟了,被割回来放在稻场晒。成熟的豌豆表壳是黑色的,丑极了,不过这并没有关系,等干了用“连盖”把豌豆脱粒出来就大功告成了。
晒干的豌豆是下酒的好菜,但家里的做法很简单:豌豆晒干,放锅里爆炒,熟了,起锅。很喜欢妈妈炒豌豆,因为这样就有零食吃了。但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往往结果是,爸爸喝酒的时候,豌豆是不会给我剩,更郁闷的是,连亲戚给我带来的麻花都会被下酒掉。
就因为麻花被下酒,大哭,让我老爸好没面子,结果一顿胖揍。这顿胖揍,让我耿耿于怀好多年!
比较奇怪,同样的是炒豌豆,为嘛别人炒的豌豆就硬是比我们家炒的好吃?
比如买的兰花豌豆(口水娃那种),不仅是开口易吐壳,关键是松脆,而老妈炒的豌豆,能崩掉你的牙齿。
还有一种豌豆也好吃,就是过年吃的豌豆,和花生、瓜子一样是炒出来的。味道带点咸味或甜味,松脆可口,虽然剥起来没兰花豌豆方便,但整个放嘴里还是很容易理出壳,最关键的是不会把弄脏衣服,方便装口袋。
不过这两种都要花钱,不太划算,那时的零花也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钱给你去买,所以还是家里炒的豌豆比较常见。虽然能崩掉牙,但胜在廉价(不要钱),磨时间,算是性价比很高的零食,但有个后遗症,吃多了容易打屁。
而如果你某天吃多了,连续几个臭屁,不好意思,很有可能你就博得一个“屁王”的雅号,所以对于豌豆,真是又爱又恨。
豌豆虽然可以吃,也比较好吃,但老家的主要功能并不是用来吃,而是用来做酱,老家叫:豌豆酱。豌豆酱有好多种工艺,但我能记得的就只有三种工艺:霉酱、焖酱和晒酱。
在做酱之前,有一道工艺,就是给豌豆去壳,我能记得的就是用石磨去壳,别的去壳方式也有,但小时候只顾着吃,哪里去关注这些。
豌豆去壳成功后,用水浸泡半天到一天,然后加上五花肉、辣椒,爆炒一下,那个美味啊,简直无法忘怀。后来才发现,其实放不放豌豆瓣,炒出来都好吃。
去掉壳的豌豆瓣,放在簸箕中,然后给豌豆瓣盖上从外面砍来的蒿(一种植物,我也不知道叫啥),之后就等时间的发酵了。等过几天,掀开蒿就能看见豆瓣上长满了青色的霉,这就大功告成了。
后面怎么制作成酱,工艺过程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们家不吃霉酱,也就没见过,只见过别人家的豌豆瓣霉制成功。
焖酱最简单,就是把去壳的豌豆瓣浸泡一下,加盐、加剁椒、加熟油,放坛子里面密封好,过段时间拿出来吃,焖酱就做好了。
而我们家吃晒酱,晒酱的工艺略复杂一点,将去壳的豌豆瓣放水,放盐,放在太阳下晒。日出而晒,日落而收,不能搅拌,不能加水,不能见雨水,小心伺候大约一个多礼拜的时间,瓷盆里面的水蒸发了差不多了,就算基本告成。这个时候的豆瓣可以生吃,虽然有点咸味,但更多的时候也是再加上剁椒、熟油,制作成豆瓣酱。
因为中间有一个多礼拜的晒酱流程,所以晒酱会更好吃。
而在没有菜的时候,一勺豆瓣酱可以消灭掉一碗饭。如果在吃煮红薯或者是摊面饼的时候,抹上一点豆瓣酱,简直就是人间至味。
而后来上学了,就渐渐的吃不到家里的豆瓣酱了,最多开学的时候,带上一瓶,但也没几日便被消耗殆尽。工作了更是如此,早已不知豆瓣酱为何物,而超市中口味最接近的祁县豆瓣,也差之甚远。
不见了豆瓣酱,也不见了故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