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无杂草,认识的都是宝。
在大山里行走,如果看到一种叶子像扇子、形态优美的蕨类植物,放心走,这里没有毒蛇出没。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外伤出血,用它均可治疗。
因此,在民间它被称为"万能解毒王"。
它是多年生蕨类植物,根状茎短、直立,表面一层棕色、光亮的钻状披针形鳞片,高20~45公分左右。
叶子簇生,叶柄长10~30公分左右,直径2.5毫米左右,紫黑色。叶片呈扇形,长10~25公分左右,二至三回二叉分枝,中央的羽片呈线状披针形,长6~15公分左右,宽1.5~2公分左右。小羽片互生,平展,8~15对,短柄,长1~2毫米。中部以下大小差不多相等,呈半圆形、斜方形,长6~15毫米左右,宽5~10毫米左右。顶部呈倒卵形或者扇形,正背面均无毛。
顶生孢子囊群,每羽片2~5枚,呈盖半圆形或者长圆形,褐黑色,有不明显的颗粒装饰纹。
就是这样一种植物,有很高观赏价值,同时,药用价值也非常高!
它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利尿消肿、化痰、止痛等。
你知道它是哪种神奇的植物吗?
它就是中草药扇叶铁线蕨,有人也叫它过坛龙、毒蛇蜈蚣克星、猪鬃草等名字。为凤尾蕨科多年生蕨类植物。
它分布在我国的江西、四川、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湖南、福建、太晚、浙江。生长在海拔100~1100米的山坡上、树林下面、路边等地方。它适应能力强,喜欢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不耐寒,怕阳光直射。
它花期在夏季,孢子囊群成熟后,自动飘洒繁殖。全草四季均可采收,捡除杂质清洗干净,鲜用或者晒干备用。夏秋两季,民间集中在这时候采收。
它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凉,归入肝经、膀胱经、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利尿消肿、化痰、止痛等功效。
主要对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疮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鼻出血、风湿关节疼痛、咳嗽吐痰、牛瘟、猪丹毒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
把它与鱼草、艾叶、乌蝇翼、一枝香搭配,煎水服用,可治疗感冒发热。
把它的与凤尾蕨搭配。煎水服用,可治疗痢疾。
把它捣碎成泥敷在患处,可治疗毒蛇咬伤、外伤出血、跌打损伤等。
《岭南草药志》记载: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舒筋活络、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肝炎、痢疾、砂林、跌打损伤等病症。
它含有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酚类、糖类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抗菌、抗炎、消炎、抗氧化、肝脏疾病辅助治疗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煎水服用,用量一般干品10~15克,鲜品加量。
可煎水外洗。可捣碎成泥敷在患处。
注意,扇叶铁线蕨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脾胃虚寒者,禁用。
孕妇,禁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中草药配伍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