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王志纲的《大国大民》,是分析中国各地地域文化的,从某一个省或者地区的历史、民宿、民风、地缘政治、政策等方面,来窥探整个中国的发展变迁。
里面讲述了陕西、山西、山东、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贵州、大湾区、东北、潮汕、福建等将近20个区域,我上学的时候历史和地理学的不错,因此对于各个省份地区的认知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看到很多内容颇为感慨,但看到东北一章的时候真的有种眼泪要夺眶而出的感觉。
从18岁考大学从东北老家出来后,到大学毕业我留在北京,我父亲出了医疗事故,我之后就极少回老家了,但是我家的农场始终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曾经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家乡什么时候能振兴起来,可是随着重工业的落幕,大批年轻人的外流,东北仿佛一个被生活抽干了血的老年人,活力不在,气息尚存。
回想我在老家的18年,真的没有去过周边地区转一转,玩一玩,哪怕整个黑龙江省,我也是在初中的时候才去过哈尔滨,那个年代,家境还算不错,但是父母确实没有那个意识要带孩子出去长长见识,也没有家长同学去攀比什么,所以没有去过也就没有去过,不会有多大的心理落差,可是现在转念一想,自己连家乡都不曾有过深入的了解,就期盼着它能够腾龙飞凤地振兴起来,也不知道哪来的底气,不明病因却想治病?只是佛前祈祷罢了。
这些年,每每有人提到东北,大多都是投资不过山海关这类的话,这话还是我在FA公司的时候听到的,东北的落后有目共睹,前几年雪乡黑导游黑店家的事件又让东北人蒙上了“黑心”的标签,随着直播行业的兴起,东北的年轻人除了种地的就是搞直播的,以至于东北的形象就是直播主播的大型集散地。
听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多半也是笑一笑,讽刺的背后是我也无法说清楚的家乡,《大国大民》中说,东北的衰落是地缘政治的缘故,是俄、朝、日临近国家的交情问题,发展不起来有情可原,可曾经的共和国长子被遗弃之后的落魄,却是无法弥补的。
地区的命运尚且如此,人的命运何尝不是?每有国家大的政策出台,都将改写一些人的命运,就拿房子来说,当年买了商住两用的房子,随后没两年,国家出台商住两用房不能正常买卖,房价一直止步起步价;随后房产税的出台,让买了房子的人也要交税,多房多缴;普通民宿的下架,让那些想趁环球影城红利大赚一笔的商人,白白收了那么多房子,一直未开张,一直在亏损;拆迁带动了一批人暴富,使得今生无需找工作仅靠收房租可安度后半生成为人人羡慕的生活状态,而另一批没有等到拆迁政策的人,只能蜗居在小小又黑暗的老房子里度过余生。
同样的,疫情的出现也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西安疫情让防疫口碑出现拐点,究竟是人命重要还是遵守规定重要?其背后是怕担责怕出事而不敢为的行为,是人性在制度面前退化的典型。大规模严格的防疫政策,让确诊的受害者又再次成为网暴的受害者,无比详细的确诊病历行程公布,人的隐私被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全部网民的目光的审视和恶意声讨,无论是开房的、还是离婚的、还是去夜店的,哪怕是送孩子上辅导班的,都不应该成为公众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
黑天鹅事件的特点就是出其不意,那些心存侥幸,觉得意外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对别人横加指责的人,早晚都会在人生路途的一个岔路口感受到人间冷暖,但可悲的是,这种人一般不具备反思的能力,当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的时候,他自称受害者,当灾难降临到别人头上的时候,他是刽子手,他的身份转换,全凭自己的利益得失。
这可能就是王志纲老师在书中讲述“大湾区”崛起时的秘诀——“人性”。
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性,并加以控制会变成财富;最大程度的释放人性,并任意为之会变成地狱。
人类在自然灾害、政策、黑天鹅时间面前是渺小的,无能为力的,刘慈欣说: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次偶然,如何对待这一次偶然,是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