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堂:为快速阅读翻案
承上启下
在第二堂课:“阅读的四种分类”中,我们学习了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和甜点阅读这四种阅读的分类。
它们分别代表:
主食——与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书籍
美食——与精神、灵魂和气质有关的书籍
蔬果——辅助主食与美食展现的工具书籍
甜点——与休闲娱乐相关的书籍
通过上节课我举的具体案例,我们每个人手上应该都已经拥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度书单。
至少在未来的一年,我们不会发愁该读哪些书。
接下去多数人的烦恼是,如何高效地消化长长的书单。
许多人在上学的时候都有过这种经历:
新学期开学了,大家一起领的书,绝大部分的教科书你们都是第一次见到。
可奇怪的是,只是过了一个来月,进行阶段性测试的时候,有些人的分数就是比你高很多。
你可能会说,也许是他的学习态度比我认真,或者听讲效率比我高。
说的没错。但这是我们长期被动学习所养成的一种借口思维。本质上是我们不敢直面自己——可能比别人“笨”,这一重大打击。
针对我们的心理负担,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如果你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习,没有遇到过大的生理障碍。那么你与那位同学的差距大概不是由于智商导致的。”
对于一个主动学习者来说,我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和别人用一样的时间,我怎么才能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靠,应用的更熟练。”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只有四个字。
快速阅读。
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快速阅读知识和技巧,来提高我们在阅读这件事上的投资回报率。
上节课的最后,我给大家留了一道思考题:“你对快速阅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仅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对于快速阅读的误解,并不亚于只读《三国演义》后,对曹操的误判。
我们对于快速阅读多数的坏印象,其实是部分过激的培训机构导致的,他们给出了定义不清晰的诱惑性承诺,最终效果寥寥。
事实上,快速阅读真的存在,而且真的有用。
接下去,我和大家谈一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快速阅读。
01
快速阅读的目的
不少朋友的第一个疑问是:“快速阅读只是读的快吗?”
不是的。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
用更短的时间,尽可能地理解、记忆更多的知识。
定义虽然很简单,也很好理解。但是你发现了没有。
时间、理解、记忆这些词都比较抽象。我们很难一下子反应过来应该怎么训练。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几个词换一下,就很容易得出结论。
时间对应的是阅读速度。
我们假设一本书是100页,读完它的影响因素是时间和阅读速度。时间不受我们的控制。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的阅读速度。
理解对应的是注意力。
我们同样假设一本书是100页,在阅读时间和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理解的其实是智力、熟悉度和注意力。
智力在短期内无法有很大的改善,熟悉度是积累的结果。所以对我们来说,最方便操作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注意力。
我告诉你几个数字,你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常常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的时间甚至要大于看书的时间。
1.科学研究指出,人脑的平均思维速度至少会达到600字/分钟,但一般人的阅读速度大概为200字/分钟,语速大概为150字/分钟(这也是我们听很多讲座会打瞌睡原因)。
2.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说,人脑每秒钟有意识处理的信息量约为126个神经比特。潜意识工作速度,则高达10亿个神经比特/秒。
如果以200字/分钟的平均阅读速度来计算,就相当于我们每秒钟只处理了40个神经比特的信息,这就意味着大脑每秒钟都有高达80个神经比特的空间未被利用。
人脑是一台异常勤奋的计算机,一旦出现资源过剩的情况,它就会在后台自动调动空闲的资源来处理其他信息,也就是做白日梦。
看完教程,我们一边看书,一边刷手机,另外再吃点零食的日子也许会少很多。
不过别担心,学会快速阅读的好处要远大于注意力分散所带来的,零星的短暂快乐。
说完注意力对理解的影响,我们再来谈一谈记忆。
记忆对应的是编码、存储和提取
编码、存储和提取听起来有些晦涩。不过别担心,它其实很好理解。这三个词是一组科学概念,常被用于计算机编程和心理学“记忆”章节的教育。
编码用在阅读上,它的通俗解释就是接收知识。
我们可别小瞧了接收知识这一步,同样是阅读一本书,有些人输入了海量的知识,有些人只输入了零星半点。
如果这一步效率很低或者干脆都输入错了,那么整个阅读的过程也就崩塌了。
储存用更直白的语言解释就是保留知识。
在这一步中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记笔记。但是你发现了没有,大多数的笔记,我们都不会再翻开来了。即使很勤奋的人,真的翻开了,整个复习的效率也很低。
那么是否有办法可以让信息保留的更多、更持久呢?
有的。在第四课中我将集中为你提供所有的具体办法。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把关于快速阅读的基础概念理解清晰。
事实上,清晰的概念搭配简单的方法,大量重复,才是做成大多数事的合理逻辑。
我们接着说记忆的最后一步,提取。
提取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运用知识。我们经常会有提笔忘字,讲到一半忘了某个例子,看了一本书忘记了某个概念的经历。
这些情况都是提取这一步出现了问题。
请注意,它并不代表你一定在接收信息或保留信息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你只是在提取上遇到了麻烦。
02
快速阅读很尊重书籍
许多人对快速阅读的另一误解是:
书籍如此崇高,怎么能读快呢,那不是一种不尊重吗?
针对这一误解,我想为快速阅读做以下三点解释:
其中部分观点的灵感来自《得到》APP每天听本书的资深撰稿人张凯,他在《得到》的精品课《如何成为快速阅读的高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1.书籍的崇高性是因为古代复刻、发行的成本很高,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拿到心仪的书本,更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本书。物以稀为贵,自然爱不释手。
但是,这种情况在印刷术被发明之后就已经大大的不一样了。放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就更加不是问题了。
关键在于,书籍本身就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读完书后“会用”,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完成。
2.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慢慢读。有许多书为了发行,不得不凑一个完整的框架,而实际上那本书有用的部分也许只有20%,对你有用的部分甚至可能只有1%。
3.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快速阅读更确切的叫法应该是高效阅读。学习完全部课程后,你会发现它的价值其实并不只是读的字数有多快,而是更快速地找到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并为你所用。
03
快速阅读的本质
快速阅读本质上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它通过视觉阅读推进速度,通过视觉笔记增进理解和记忆。
视觉阅读更通俗的解释就是“用眼睛看”。
你会有一个巨大的问号,难道我不是用眼睛看书的吗?
不是。
我们大多数人在小学的时候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叫做默读。
这一习惯用于对付低强度的阅读或者慢速阅读是极好的工具,但对于快速阅读而言,它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速度。
这是三张不同速度阅读者的对比图
大部分低于300字/每分钟的阅读者,使用的都是默读。
是不是学习了快速阅读后,我们就一定可以到1500——2000字/分钟的超高速阅读水平呢?
不是的。
那是少数专业速读者,经过大量训练后可以达到的水平。
但是不要灰心,依据你的天赋,只要用正确的快速阅读方法尝试一段时间,你的阅读速度一定不止于两三百字每分钟。
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是我自己。我现在用不到两周的时间,每天阅读两到三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次主题阅读。
在那之前,我几乎总是一个群体里读的最慢的人。你可以理解为上课老师让做阅读理解,其他同学读了三遍,做完题停笔,而我一遍还没有读完。
你的天赋大概比我好一些吧?
除此之外,视觉笔记一词也需要做一下解释,它有个更流行的叫法——思维导图。
但是为什么我还是希望你知道视觉笔记这个概念呢?
因为我们在相信一件事真的有用之前,一定会去寻找它的科学依据,而视觉笔记可以更好地描述为什么用它可以增强理解和记忆。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常见的概念,叫做“左脑思维”与“右脑思维”。
左脑思维指的是富有逻辑性的,依序处理信息的思维模式。
右脑思维指的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的,空间与形象的思维模式。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左脑思维”并不代表生物的左脑,“右脑思维”也不代表生物的右脑。左右脑其实是配合在一起工作的。
经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调动的脑区越多越有助于记忆。
在视觉笔记中,我们不仅使用文字笔记进行记忆,还使用色彩、图形和图片。
我们不仅看局部的概念,还看整体的框架。
如果你使用计算机制作的话,还可以插入音频和视频。
我个人设想,在未来如果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也配合进笔记,那可能就是一种五感全部打开的笔记。会更有利于记忆。
受篇幅限制,视觉阅读和视觉笔记的具体操作方法,我同样会在下一节课中仔细讲述。
04
总结一下这堂课
七堂极简阅读的第三课我们讲了快速阅读的基本概念。
包括:快速阅读的目的、快速阅读很尊重书本和快速阅读的本质
快速阅读的目的:用更短的时间,尽可能地理解、记忆更多的知识。
快速阅读很尊重书本:书本本身就有传道受业解惑的功能,快速阅读只是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而且有些书只需要速读。
快速阅读的本质:通过视觉阅读推进速度,通过视觉笔记增进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完前三课后,你应该已经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书单,并且知道阅读它们的精髓所在。在学完下一课之后,你就将掌握高效阅读的核心方法,包括它的其中一环,快速阅读的具体操作细节。
下一堂课是五堂极简阅读课的最精髓部分。
课后思考:
1.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请你猜测一下,快速阅读可能会有哪几个步骤?
2.请你结合自己对快速阅读的理解,动手写一份这堂课的总结,留言在下方,我们一起讨论。
课程预告:
第四堂,快速阅读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前两堂课回顾:
1.简书: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关键时刻一本也用不上?
2.简书:如何构建最适合你的年度私人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