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被称为过年,是旧年的结束,也是新年的开始。 南飞的大雁在空中排成“人”字形, 欢快地叫着,它们要飞往温暖的沼泽与湖泊,就像南归的我坐八个多小时的绿皮火车从学校赶往我的家乡——池州一样。 家乡始终是人心中那份无法割舍的情怀。
归家的第一个节日就是小年,南方的小年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日,它是 处在腊八节和除夕夜之间的唯一一个节日。人们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那么小年就是新年的预备。这一天早晨,妈妈开始去集市买一些菜,准备回家做一桌美味佳肴。菜买回来之后,爸爸和我就帮她生火、洗菜,切菜,打打下手。忙完了之后,一家人就坐在堂屋里,其乐融融地吃着菜、喝着酒,聊一聊有趣的事。
农历腊月二十九日,也就是春节的前一天。爸爸妈妈开始忙着做三种不同口味的圆子,它们分别是萝卜圆子、鱼圆子和糯米圆子。首先我们要在水池里清洗昨天傍晚从菜地里弄回来的还带着泥土清香的白萝卜,白萝卜洗净之后需要用刨丝器刨成丝状,再用刀剁碎,混合辣椒粉、盐、葱调味,再加面粉,加入适量比例的水混合搅拌。这时,将弄好的食材捏成一个个的小圆球,依次下入滚烫的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浮起捞出控油。这时美味爽口的萝卜圆子就做好了。鱼圆子则是需要整条的大鲜鱼做原料,将鲜鱼去头、去尾、剔除内脏和鱼骨,只留下鲜美的鱼肉,鱼肉加葱、姜混合剁碎,之后混合面粉、鸡蛋和适量的盐搅拌,然后也是捏成小圆球下油锅炸熟即可,这样鲜美的鱼圆子就完成了。接下来的糯米圆子做法相比以上两种做法要简单一点,只需将糯米煮熟,然后加入少量面粉揉搓,防止黏手,再加入青蒜叶和盐,之后捏成圆子下锅炸熟捞起即可,口感软糯的糯米圆子也完成了!全部炸好之后,要放上一小碗在灶头,祭灶王爷。
除夕那一天上午,我跟随爸爸、大伯和堂哥一起跋山涉水去给祖先上坟,祭祀活动包括摆祭祀食品和酒水、烧黄纸、冥币、上香、磕头、放鞭炮。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可以对祖先说一下近况以及一些愿望,最后磕头,放挂鞭炮就可以回家了。回家之后就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窗花,家里大大小小的门和窗都要贴的红彤彤,让人耳目一新才可以。除夕夜当然少不了丰盛的年夜饭了,在吃年夜饭之前还要在院子里祭祖,请老祖宗回家吃饭,直到正月十五日之后,年结束了,老祖宗才会离开。夜幕降临,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漫天五彩斑斓的烟花竞相绽放,好像在欢快地迎接新春的到来。随后一家人便围着电视观看新年联欢晚会,一切都是那么的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辞旧岁的仪式,当然少不了放“开门炮。”在腊月三十日零点零分,家家户户放起了长串的“开门炮”,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吉祥如意,也代表着和过去一年的道别以及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
大年初一清晨,妈妈早早起床煮起了“炆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茶叶蛋,意为“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再下一锅面条,寓意“年年久久”。吃完面条和茶叶蛋之后,大家便开始收拾的干干净净前往长辈、亲戚家拜年了,拜年语多是“新年好”、“祝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类的吉祥语。
年初二便是走亲戚、送礼品、吃团圆饭等等风俗活动,意味着一脉相承的亲情永远无法忘怀。
家乡的春节有太多的风俗习惯,也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特色。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家乡润泽雨水的滋养和丰沛阳光的照耀下,我茁壮成长。无论未来的我身在何方,身处何位,心中永远念着我深爱的那一片土地以及父老乡亲。
家乡的年味永不变味,家乡是人心中无法割舍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