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生活中的小故事带给大家。女孩a是第一个故事的女主角,小伙子b是后面的男主角。
闲来无事看某卫视一栏求职类节目,想看看现下的大学生求职状态,毕竟自己不考研马上面临工作。第一个上来的女孩很靓丽,一身干练的打扮加上精致的妆容,一下子吸引在场所有人的目光。自我介绍时,举手投足间是满满的自信。大家热情鼓掌,表示对她的支持。当镜头扫到招聘方时,那群高层们眼里尽是期待。当主持人问到求职意向时,她同样满分自信地回答:“我觉得很多职位都挺适合我。”主持人接着问:“你有没有一些未来的职业规划?”她笑了一下,把额前的头发捋到一边:“想的是,以后到自己的岗位上再做规划吧。”镜头又扫到招聘方,大家面面相觑,有低头笑着摇头的、有盯着女孩的。主持人有些被噎到,咳嗽一声:“姑娘你太自信了吧。”
女孩:“*老师,您听我说。在大学期间呢,我做过很多的事儿。比如……(此处省略数百字)”当她还想继续说下去的时候,一位女老板坐不住了:“不好意思,我能打断你一下吗?”女孩尴尬了:“您请讲。”
“如果我让你做行政助理,你该怎么做?”
“不是都有培训吗?我有充分的信心我可以在培训时做好准备。”
“难道我们的培训不要成本吗?可以接受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但一张什么都不做准备的白纸,是褶皱了的。还要花大量人工把它熨平,那为什么我们不去选择那些平平整整的?”
姑娘脸涨的通红,不说话。主持人连忙出来打圆场:“第一轮的初判断结束,请选择。”现场剩下6盏灯。接下来,你问我答,说这说那,可我总感觉女孩的底气被女老板抽走了,表现出的自信不如出场时足。最后,女孩没有被签,全场灭灯。离场时,女老板又出来:“我劝你一句,你在学校的表现再厉害,那也是在学校。虽然活动经历我们看重,但记住,这里是职场。找到一个方向,儿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灯光下,女孩难过地努力点头。
第二个故事的男主角是我的邻居,高一高二不学习,期末倒数是常有的事儿,家里从没管过。额,不过他家可不是富二代,父母都是自营着一家鞋店。高中外边一条小吃街,卖面的、卖炸土豆的、卖馄饨的、卖炒栗子的,各种各样不胜枚举。每回去吃东西,他就在一旁当着人家老板唏嘘感叹:“唉,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开一个您这样的摊子,走遍世界。”老板们总是说他死心眼儿,上大学坐办公室吹空调才是正道。
高三后期谁知道怎么想的,豁出去一阵猛学,最后去了省会城市的二本学校。当大部分人都热衷于社团、学生会、各种比赛、考证这些校园活动时,他又再次不走寻常路。一个人在校外和别人合租了一个房子,最后前前后后不到一个周他的专门卖炸土豆的小摊开在了当地小学的门口。他也是会来事儿的,去之前踩个点,跟其他早来摆摊的前辈们甜甜地喊声大哥大姐,再塞点小东西,就基本清楚了周围城管们的状态以及一些常规注意事项。小学生们被他的笑话逗的一溜一溜的,都很喜欢他,经常光顾他的小摊。
三年的摆摊时光发生了很多事儿,酸甜苦辣都尝遍尝够,中间大家都以为他要放弃,可不知道怎么又坚持下来的。等到他大四了,大家纷纷劝他赶紧去实习找个好工作吧,别玩儿了。话是好话,他听了很不舒服。他问我:“我喜欢摆摊,喜欢做自由的职业,不行吗?大学生现在不值钱啊,一个个装什么清高。”我拐了一个弯:“那你以后怎么办?”十多分钟以后,我以为他放弃回答,然而一大串字铺过来。上面有他对于自己小摊以后的规划,比如如何让小摊更加干净卫生,怎么把它挪到店铺里面,怎样和各大美食类app合作。末了,他说:“大学我基本没怎么学,其他我不会,但这个在行,我觉得这样挺好。”
我很佩服他,不给自己找这样那样的借口,就认定一个方向,不管不顾地去做。我们时常认为自己很能干,看到厉害的,心里犯嘀咕:“我要是努力学学,我也会。”但什么时候你会在深夜钻研视频剪辑,什么时候你会研究地摊小吃,什么时候你会废寝忘食学ps?即便是玩游戏,你到了人家的超大神级别吗?
别再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说实在的,大家都是普通人。那些大神背后的努力你看不见,否则怎么在你眼前戴光环呐?
找到一个方向并勇敢地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