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以一生为跨度,不管是70岁还是120岁,在我看来,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不断进化,二是保持清醒。
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不断进化的有效途径可分为读书和向牛人请教两种。先说阅读,这是门槛最低、性价比最好的提升认知、保持进化的方式,但书籍浩若星海,想要有所收益,得制定科学、系统的方法,并一丝不苟的执行。
我自己习惯列计划,现在已经成为本能,每天会雷打不动的读书,以致于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忘记投放多少时间在读书上,需要刻意制定阅读和学习的计划,来安排读书和工作的平衡。最开始的时候,确实要订半年计划或者一年计划,每天固定读50页,日不间断,半年或一年后,你会发现阅读量颇为可观,更关键的是已经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并沉浸其中,当作最大的享受。另外做计划的好处就是以实用性为主导,这点我体验很深,因为享受阅读的过程,有时候也会贪婪于喜欢的内容,而不愿意读与工作或技能相关的书,这时候计划就是促使大脑每天都要完成规定的知识进度,保证学习效率。
学习关键在于建立体系,就像芒格说的,需要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形成多角度的认知,因为世界是复杂系统,得有多元角度的应对方法,不能指望一招鲜吃遍天。如果要做企业,尤其是创业的CEO,要懂得看财务报表,还要懂得人力、管理等,甚至需要研究社会、人心,商业本身的知识精熟之后,还需要扩大视野、提升格局,像关心国际形势、宏观经济等,要具备国际化的眼光,把自己当真正的地球人,有把事业做遍全球的雄心。
有了规划和领域,接下来就是执行了,这要有强悍的执行力度和严苛的律己精神。每天分配好时间精力,做系统化的深度学习,比如读论文就好过严肃书籍,严肃书籍好过畅销书,而且学习方法也是要掌握的,比如学术性的研究,以及根据H指数查找学习内容等。
除了读书就是和他人交流以及向牛人请教学习了。跟其他领域的精英沟通、头脑风暴,经常会有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的感觉。大多人好为人师,有比较强烈的表达欲望尤其是讲到自己以为擅长的领域,那更是滔滔不绝,往往不喜欢别人打断自己,更听不进去意见,当然也丧失了进步的机会。最好是少言多听,每一番言论都是颇为精华的输出,少言都在无形中多了学习的途径,以及多元化的视角和反馈。
向大牛请教最好就是学徒式,之前的文章有过论述,就不多说了。
能够做到不断进化的必要条件就是保持清醒,有好几层的含义,胜不骄败不馁是一方面,还有保持理智,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更需要明辨是非、直指本质,这点尤其重要,这两天的文章也论述过不少。不论别人持什么观点,或从文章上看到什么,不要随便就相信。比如这两天刷屏的高善文,要想想看,他讲的话是什么样的利益立场?是不是有逻辑?有没有举证?举证是否有偏见?如果能做到第一步分析立场,就会理智很多。
保持清醒的基础就是要有批判性思考的认知,而达到这个认知是需要大量的知识温养的,视野广阔、格局远大,自然会考虑到多角度、多立场的数据、情报,综合分析就会更加客观,牢记准则:相信权威,直到证伪出现;不信民间,直到证实出现。
保持清醒是不断进化的条件,不断进化也会反过来让人有学识阅历更加清醒,这是正向循环且可以通过训练习得,有这两宝,足可在人生长路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