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肌体“神经末梢”,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朝夕相处、息息相关,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种优势集中体现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和引领群众等多个方面,是党在基层开展工作、推动发展、服务人民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当好“凝心铸魂”的“神经末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确保基层治理走在正确方向,是基层党组织的首要责任。各基层党组织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牢牢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政治方向;也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才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坚强保证、为基层工作夯基垒台。要持续加强党员的“理论武装”,教育引导党员在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上下功夫,既要及时组织党员通过线上线下跟进学习,又要善于运用“百姓名嘴”等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理论讲解,还要抓好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这些“关键少数”,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定制化地进行理论培训。要发挥好党员的“宣传作用”,鼓励其当好党的声音的“传播者”,主动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宣传党的理论,用接地气的语言把理论讲清,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好“民呼我为”的“神经末梢”。“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工作的落脚点,更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拓宽收集民情渠道”,采取定期召开“民生茶话会”“议事板凳会”等直接形式来打破与群众之间的隔阂、收集群众意见,也要通过在“健康讲座”“儿童活动”等群众参与度较高的活动中去间接了解民生需求。“知道”不等于“落实”,在收集群众的“呼声”后,能现场解决的马上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要根据“难易程度”“紧急程度”等整理出“群众需求清单”,划定办结时间、落实到“人头”、做好全程跟踪问效,直至把群众的需求做到位,能够现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则根据实际情况整理出“群众需求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办结时间,确保群众的需求得到切实解决。
当好“争做表率”的“神经末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千百万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就是我们党的光辉形象。”作为“旗帜”的党员,既是普通群众的一员,更是群众中的先进代表,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各基层党组织要督促党员严格要求自身,遵纪守法,做到“言行举止”符合公民道德规范,争取成为群众学习的榜样和标杆,为树立党组织的良好形象尽心尽力。要引导基层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活动,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理念,以党员的示范引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形成“人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新时代文明新风尚贡献力量。如在防汛抗旱、抗震救灾等关键时刻,基层党员更要敢于挺身而出,做到“我是党员,我先上”,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号召群众一同“迎难而上”,凝聚起战胜困难的强大力量,切实当好“争做表率”的“神经末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