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Listen雷森21
随着CHAPGPT最近的爆火,AI相关的消息,一时间在网上铺天盖地,几乎人们现代生活下的所有一切,都与人工智能脱离不开干系。
于是有人紧张,有人赞扬,赞它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趣味;紧张的人则是担心AI最终会取代自己,那么自己在这个社会之中要如何自处,怎样继续生存,未来要怎样规划,都成了无法逃避,又不易解决的重要问题。
焦虑占比到了很大的画面,当中也不乏有网友诙谐的调侃,打趣说不用太担心,毕竟AI不会背锅,或者说老板们跟AI表述不清需求,等等。
但无论怎样,被威胁到生存地位的焦虑感,不可能因为几个略带宽慰的笑话就被抹掉了,AI在各行各业大大提高了效率与质量的事实,我们没有办法去视而不见。
匠人精神与AI,在大部分的视角上,应该算是可以对立比较的。匠人精神突出亲历亲为的参与和经历,好像匠人精神才刚刚是前几年火热的话题,这个题目还没书写完满篇的答案,就要被催促交卷退场了。
以后再看到全程一手做下来的工艺,是不是需要到博物馆或者哪里,去买一张门票;想听到几句去达心灵的文字,也不会在谁的声音里听见带有感觉的潜台词,都会是平铺直叙的对文字的智能读取。
也因此,环境的同化使然,会可能让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听从,因为人们知道自己是在跟被大数据整理后的智能较量,而不是跟自己的能力、天赋、甚至乐趣在较量。
AI真的会取代一切吗,毕竟太多太多的普通人,只适合做着普通的事情,赚一份或者两份普通的薪水,保障一份与自己相关的一个或者几个家庭成员的生活。一旦被取代,他的生活要怎样去安排,谁又会为他做一个合理且合适的安排吗,可能没有,可能不会。
一些锦上添花的事业,或许迎来了AI的到访,尽管可能因为它的新鲜和高能,会兵荒马乱一阵,但也因着个别行业的包容性与特殊性,它们是必须需要不断的与新鲜事物相兼容的,为此即便会淘汰一些人,但筛除掉的也是这一次跃进不了的人,而并不会是几乎整个事业架构、或者说整个行业全部被取代掉。
人生有的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残酷,那感觉像古人讲的“逝者如斯夫”,面对苍凉的大河使劲的奔流。很多人与事,你还没有好好的看清楚,他们已经在你的世界里消失不见了,那样的匆忙,都不会给你机会日后回想。所以,把握时间,还是把握自己,能力的上限,可能达至的人生最高点,都没有答案,甚至在明天,你最喜欢喝的一杯饮料、或者一餐饭食,都可能阴差阳错的获得不了。
冰凉的梦里,我给上帝讲故事,
我说小王子在告别时没有哭泣,
我说做梦的桃树下,花瓣被微风遗弃,
我问上帝有没有异议,
对于生存,TO BE OR NOT TO BE,
上帝没有质疑,
只是反问我,
如果有勇气前行,何必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