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陪他一起玩开始!



在我们成年人的世界中,语言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


可是孩子和大人却截然不同,在儿童世界中,游戏活动是他们交换信息的方式。


只有在游戏中,孩子才能真正的展现自己。



著名的教育学家卢梭主张自然教育理论,在他的著作《爱弥儿》中,就有提到:


通过游戏更能高效的了解孩子~


那么,有什么游戏活动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参与?


如果你没有头绪,那你不妨试一试这五件事:



第一件事:亲近大自然


说到亲近大自然。这个时候,很多新手爸爸妈妈可能会问:带孩子出去需不需要计划玩什么呢?


画小可想说,其实我们不用担心,在大自然中有太多可以探索的东西了:


路边的草、野花、蝴蝶等等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在理查德 • 洛夫所著的《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在家里百无聊赖的孩子,父母让他们去房子后面的田野里玩,并告诉他们:“两个小时之内不准回来!”


结果,两个孩子好几个小时之后才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


由此可见,孩子闷在家中难免会感到情绪低落,同时也会向往着外面的世界~



各位家长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


能让孩子切实的理解自然景物,增长孩子的见识,同时还能调节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更快乐。

 


第二件事:美化室内家居环境


在家庭中,我们也需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环境。


可以利用卧室、客厅、阳台的一角为孩子布置一个专属于孩子的“小天地”!


采用明亮活泼的色调、充足的光线、柔软自然的材质、灵活的格局,并保持安全、干净。



在这个“小天地”里,可以放置孩子们感兴趣的且有教育意义的玩具。


如果平时有空,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做一些手工DIY,在欢乐和谐的环境中,更容易打开孩子心扉呢~

 


第三件事: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相对于给孩子口头说他们反感的“大道理”以此想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不如借助经典文学作品的力量,让孩子能轻松愉悦的汲取知识、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对于儿童文学作品,推荐文字和插画相结合的内容,读起来没那么枯燥,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画小可推荐几本非常好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莫里斯·桑达克的《野兽国》;


贝西·艾芙瑞《生气汤》;


凯斯特纳的《5月35日》;


黄蓓佳的《今天我是升旗手》《森林报》;


金子美铃的《向着明亮那方》《王尔德童话》和《天使母鸡爱疯狂》。


陪孩子读一本好书,书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小故事,浅显易懂。


能让孩子爱上阅读、从书中学会思考、更容易面对生活中的快乐和悲伤,学会爱和勇气。



第四件事:参观艺术馆


艺术馆:泛指博物馆、美术馆、科学馆以及沉浸式艺术馆等...


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馆,都是丰沃的资源呢~


家长可以从朋友的角度来邀请孩子一起去参观艺术馆。


不仅可以让我们从艺术馆中汲取灵感,也可以引发孩子的思考,陶冶他们的艺术情操。



在参观的时候,你家孩子说不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的惊喜:


说不定孩子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艺术作品,这是一件激发他的想象力的好事儿~

 


第五件事:拥有属于自己的爱好


现代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平时不仅作业堆成山,周末还被各种强制性的补习班占满。


难怪有不少孩子会关闭自己的心门,变得闷闷不乐的。


想要改善这一情况,让孩子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爱好是最佳的解决办法。


给孩子适当的减减负,平时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等到周末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放松一会儿。


让他们自主选择兴趣班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舞蹈、唱歌、手工、绘画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池田大作说过:


每一个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绝不是父母的所有物,他的人格是构成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个人格必须用充沛的爱来培养。


希望所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和睦,也都能成功走进孩子的内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