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很小的事。我发现我的初一始终和这个叫做“屁娃儿”的女生紧密相关。
记得那时只有2.3班的教室在那低矮的平房那里,初二时才统一把所有的班搬到新修的楼房那里去。
下课后大家一起玩的游戏少了很多,不过是在教室里,各自在自己两三个人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或者在冬日暖阳的时候,在教室外面对面不用的教室那里的台阶上晒晒太阳。
班里始终都有活在众人眼中的小团体。四个城里女生,分别叫秦蓓、冀虹、李娜、万博。都是单名,第一个长得最漂亮,最文静端庄,第二个看起来年龄最小,是个聒噪鬼,有些小聪明的家伙,像个小二一样出入于第一个身边,和第一个维持着非常铁的关系。第三个就是那个“屁娃儿”,严重丧失自我,向往着成为第一个那样人见人爱的女孩子。第四个,长得和第一个有点像,经常和第一个扎同样的发型,中和的性格表现,不怎么出头,也不怎么沉闷,感觉起来让人不敢放心交往的感觉。
她们坐在前后桌,有无穷的新鲜话题和玩意儿:香橡皮、香豆、高腰的黑色长裤、可以擦除的画板、漂亮的文具盒……她们引领着这个班女生的潮流。讨论着最接近于这个年龄的女生所感兴趣的话题。
愚蠢的班主任依靠那时大家完全靠颜值投票选出来的班长,就是第一个女生。她的成绩始终不在视野里,但是字迹漂亮,英文字迹轻轻浅浅的,没什么书法含量,只是疏疏落落如同小女孩子爱漂亮的那种没技术含量的美感。
结果就是她被那些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坏痞子男生气哭,他们故意做坏事招惹她,因为她长得漂亮,他们也想靠近啊!那个年龄,如果要靠近一个漂亮女生,最好的办法岂不是故意和她作对吗?
另外的三个浮嚣的女生则走的是坏女孩的路线,同样漂亮,穿着要更性感暴露,显得心理年龄更大一些,有明显的排行,第一个是御姐范,究竟那时候有多大我们都不清楚。她留着BOB发,坐在最后,陪伴在那个后来当了班长的酷痞子男生的身边,好像他们是情侣的样子,她的成熟是我们无法理解的。
第二个是个个性十足的杏眼女生,性感、张扬、大胆,占据班里女生最为向往的职位:文体委员。她简直可称为城里某类女生的代表,青春靓丽、行为言语细节恶劣、道德还没有十分地败坏、霸道、没有耐性、不掩饰地显示出对男生的兴趣……
第三个女生是个小女生,留着很长的头发,额头长着粉刺。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那两个后面,时而又游离出来,没有那么霸气,更幼稚简单,贪玩,乱和男生开玩笑,没大没小,比那两个更容易犯事,也更容易被坏男生糟践,也更容易接近一些。
她们头发都很好,黑油油的,茁壮致密,不像我们这些黄毛软毛孩子气未脱的感觉。
与那四人帮的正面阳光相比,这三人像是班里的黑恶势力。她们之间也会有交集,比如黑恶二号和黑恶三号就会比较在意四人帮一号,她们会有来往,会相互呼应,互通有无。而其他人则很少有交集。毕竟是不同风格的团体。
而班里其他的女孩子大多是散户,只有个别一些同地方来的女孩子们也三三两两地走得比较近,但她们也大都能找到同桌或者邻桌的人做伴。而我则在不知什么规则驱使下和班里的第一名惺惺相惜起来,此外还有一名弱势的城里小女生,我们三个似乎有着无形中的连接。
和第一名也许是因为大家想强强联盟,好学生找好学生的那种感觉。和那个小女生,是觉得她好接近,不拒绝人,我还去过她家,我还想感化她帮助她的什么感觉。
上高中后,我还和这个小女生保持了很久的互通关系,我每次都为她画画,寄信给她,也鼓励她好好学习,她上了中专。
而第一名的女生到初二就跟不上趟了,尤其是班里来了几个外地成绩很好的学生,加上几个留级生,我也被挤出了前三名。她初中毕业没有考上重点,就学了音乐,此后不知出路。
初二的时候,班里变化很大,换了班主任,来硬的,被那些坏胚子们打了一顿,他还和媳妇儿打架,被媳妇儿抠的脸上都是伤,穿衣邋里邋遢的,教英语课也糊里糊涂。
那个时候班里就有新学生来了,大家更把学习放在心上了。四人帮中的一个不知道转学到哪里了,黑恶三人中的老大老三也消失了,痞子班长更是很早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班里出现了另外一朵花,高高的模特儿的个子,以前没觉得她漂亮,但是那个时候就越看越觉得她唇红齿白肤如凝脂,当然也是城里女孩子。她倒是和两个长相身段不错的农村女孩子关系不错,都是那种大的女生,看上去挺懂事的。她们一门都是美人,有两个校花级的姐姐在高中部读书。
这三大花朵之间曾经发生了不明所以的事情,因为四人帮的老大,让黑恶二号和后起之秀发生了严重的矛盾,直面在班里骂娘,有的人支持这一方,有的人支持那一方。黑恶二号挑衅得厉害,因为后起之秀的姐姐因为保护妹妹亲自来班里陪她,遭到了黑恶二号强烈的抨击和羞辱。一度她们的关系白热化,反目成仇。而四人帮一号始终在漩涡中心似乎无事自保一般地沉默着。那好像不是什么智慧,只是单纯和无知,对于一个心智低龄的美丽女生,再黑恶又能怎么去冒犯她呢?她又没有惹到谁的感觉。
后来她们的事渐渐缓下去了,就发生了黑恶二号一件非常让她自己难堪的事,这也给了班中一个坏小子以英雄救美的机会。
那个小男生长得肥嘟嘟的,一腔子的小坏主意和小聪明。
起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