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收到班上一家长的微信留言。她询问我,最近孩子在校有没有什么过激行为?我有些吃惊。这孩子在校可以称得上是人见人爱,学习主动性也特别强,妥妥地是其他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我不敢冒昧回应。于是私下里询问孩子和班上跟她玩得多的同学再回应她。了解了一圈,也没有找寻到特别之处。“孩子在班级表现不错,优越感有点强,偶尔有些得理不饶人。”
家长继续追问:“好的,我想问的是有没有更过激的行为?比如说撒泼打滚,说不想活了要跳楼一些话。”家长说的绝对是高度敏感词。但一个二年级学生很难和这些划上等号。既然家长有询问,肯定不是空穴来风。“倒没有听说。但是孩子说了上次不小心把哥哥的东西弄坏了,哥哥打了她,你又不给她吃饭……不知道是不是这件事?”“不是,我今天听到别的年级的家长说,她家孩子在学校看到我家孩子在学校撒泼打滚,还扬言要跳楼啥的,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还说是数学老师拦下来的。没有就好,我就在想如果有这种行为老师会找我的呀!”“是的!我来具体问问数学老师再跟你反馈。”我更加狐疑了。
我第一时间和数学老师询问情况。数学老师说一进教室就听到同学们说孩子的异常行为。他具体询问原因,原来孩子是因为作为班主任的我在早上大雾之际接到学校通知:大雾天气,可以推迟到校。孩子没看到我在群里发可以等雾散了再来学校,结果她来了,到校听孩子们这样一说,她后悔来校早了,所以才发泄情绪说要跳楼啥的。她并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原来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不过孩子的行为确实有待改进的地方。于是和她聊了起来。因为你的过激举动让同学们当了真,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样让别班同学误解,让家长担忧了一天。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一定要冷静下来。
再优秀的孩子,他的成长都需要像呵护小树苗一样去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