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先生曾写过一篇趣文,叫《差不多先生传》,文章里虚构了一个“差不多先生”。
这位先生有一句名言:“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那?”,而这位“差不多先生”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影子。
高考后,你本该好好选学校,你却说差不多就行了,最后考入了一般学校。
工作时,你本该慎重选行业,你却说差不多就行了,最后进入了普通单位。
恋爱时,你本该认真选对象,你却说差不多就行了,最后组建了无爱家庭。
其实,正是这一个个差不多的选择,最后成就了你差不多的人生。
写作上,你认认真真写与只求差不多,也许起初差别不明显,但最终却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态度远比方法重要
前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
正是在这一信念的激励下,米卢教练第一次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让无数国人为之沸腾。
记得毛主席曾说,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的确,无论什么事,只要你认真对待了,就成功了一半。
比如,两个人初学写作,一个人态度端正,不仅课上认真听讲,还向同学虚心请教。另一个人骄傲自大,不仅不认真听课,还嘲笑别人写的差。
你觉得他们谁进步更大?毫无疑问,当然是后者。
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智商水平都差不多,那差距就在态度上。一天两天或许看不出来,但经过日积月累,差别就会明显地显现了。
所以,要用正确的态度做事,不要一味只求“差不多”,因为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二、态度决定人生高度
古时候,在讲究师承的行业里,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师傅不怕徒弟天生笨,就怕徒弟抖机灵。
一般来讲,愚笨的人能认清自己,肯耐着性子学,即使前期进步较慢,天长日久终有所成。
而聪明的人容易骄傲,总想着走捷径,就算开始进步很快,时间久了容易跑偏。
前些年,相声演员岳云鹏火遍全网,了解他经历的人明白一个道理:只要笨人肯下苦功夫,屌丝照样可以逆袭。
当初,岳云鹏进入德云社,相声功底差,后台打杂干碎活,没有一个师兄弟待见他,受尽冷眼与嘲笑。
而曹云金打小学习相声,自身悟性高,很快成为台柱子,不仅师父喜欢,师兄弟们也都捧着。
然而,几年过后,岳云鹏晋升“德云一哥”,大红大紫,曹云金却选择出走,销声匿迹,这是为何?
因为岳云鹏做事认真,多的份脚踏实地,少了些浮躁虚夸;多了份勤学苦练,少了些投机取巧;多了份忠诚谦卑,少了些狡猾虚伪,所以岳云鹏注定终成大材。
写作同相声一样,都都离不开大量持续地练习,如果你技不如人,还不肯端正态度,你既无法走到最后,更别说以此立身了。
三、写在最后
人的一生,除去睡眠时间,只有一万多天。
人和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只是将一天重复了一万多次。
所以,你可以没有天赋,但不能没有态度,如果你也爱写作,就从现在开始一个有态度的人:
第一,多读好书,提高你的输入标准;
第二,深入思考,增加你的文章深度;
第三,定期输出,打造你的个人品牌。
你要坚信,用正确的方法持续训练,你一定会越写越好,这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相反,如果你只满足于做“差不多先生”,写作上永远不会有质的飞跃,成功只会与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