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心痛的成全!向这个珠海人致敬!

这一天,全广东的网友都在为这个珠海人致敬!

3月29日下午,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场“爱心接力”正在珠海-广州之间展开,让全广东的网友瞩目。

一个在珠海的捐献者捐献出自己的心脏,将给广州55岁心肌病患者钟阿姨带来生机!我们不知道捐献者是谁?叫什么名字?什么性别?今年多大了?只知道TA在珠海。

一位大爱无私的患者捐献的心脏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外科郑俊猛教授团队护送下

正从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紧急运送至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

经过心脏移植手术后

这颗鲜活珍贵的心脏

将为55岁心肌病患者钟阿姨带来生机!


上图为运送心脏的救护车

时间就是生命!获知该消息后,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立即协调沿线珠海、广州、中山、佛山交警支队做好护送工作。

16:19,粤A808NN救护车在珠海交警的护送下,一路开绿灯,从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出发出发!

17:50,心脏顺利到达医院,第一时间送进手术室了!


                                                                     相关情况

据了解,心脏离体后耐受冷缺血时间上限约为6-8小时,因此心脏移植手术的时间要求是最为苛刻的。即使在可耐受的时间范围内,缺血时间越长,器官的质量及器官接受者的预计术后效果越差。因此,越早让这些器官进入受体,移植效果就会越好。

郑俊猛教授介绍,钟阿姨在1个多月前突然晕倒意识丧失,后来确诊为致心率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因为反复恶性心律失常发作,钟阿姨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在心脏装了ICD双腔起搏器。此后,钟阿姨还是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平均每天发作2-3次,起搏器每次都需要放电,不到1个月起搏器电池电量就用完了。

来到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后,该院心内科王景峰教授团队为钟阿姨更换了起搏器,随后转到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治疗,近半个月钟阿姨没再有过心律失常发作。但经过多方面评估,郑俊猛教授认为心脏移植是钟阿姨的唯一出路,于是立即为她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进行心脏移植等待登记,寻找最合适的心脏。

3月29日上午,中国人体器官分配共享计算机系统为钟阿姨自动匹配到一个合适的供心。郑俊猛教授团队立即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区出发赶往珠海。

人间有大爱

同样感人至深的一幕3月13日刚刚发生

在广西的南宁

一名捐献者捐献了肺部

经过千里长途跋涉

被“装”进了珠海68岁患者身上

让后者重获新生

据了解今年68岁的唐阿姨,5年前开始经常干咳,稍微活动就感到胸闷气短,在外院被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医生表示这是一种慢性病,会逐渐加重,无特效药可用,只能慢慢调养。

几年来,她的症状进展比较缓慢,直到半年多以前,她的双下肢开始浮肿,夜里平躺睡觉时常感到憋气、胸闷,情况越来越差,最后只能卧床休息,再也没法出门,到中大五院就诊,被诊断肺纤维化,慢性肺心病。而这种疾病的中位生存期仅仅2.7年,唐阿姨的病已经到了末期,如再发展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经过4次配型评估后,唐阿姨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肺源在广西南宁。

术后第7天,经过逐渐减低呼吸机支持参数后,唐阿姨的肺功能状态仍比较稳定,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续贯无创通气,她露出了笑容,满眼泪花,对着医护人员亲口说了声“谢谢”。

这一场330分钟的接力赛,让一个生命得以延续。


对于一位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

每一分一秒都无比宝贵

心脏捐献者家属的无私大爱,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施”与“受”之间是大爱的传递

也是生命的延续。

钟阿姨的生命得以延续,而这名捐献者的生命其实也得到了某种意义上延续,他的心脏让钟阿姨得以继续享受这世间的美好。

这种无私的大爱,值得我们学习和传递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