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之后,面对英勇无畏的“戚家军”,戚继光将会回想起,抗击倭寇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铁甲长戈戍海疆,丹心一片照残阳。”这是你一生赤胆忠心的真实写照。那时正值明朝末期,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倭寇的刀锋撕裂沿海的安宁,百姓的哭喊淹没在血色的浪涛中。面对那些倭寇侵犯,你挥剑写下《马上作》:“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寒星冷月下,战马嘶鸣伴着将士的号角,你用十年血战,将“倭寇”二字永远钉进了历史的败亡册中。
“不过是个武将罢了,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我漫不经心地放下书,以为已经读懂了全部的你。父亲笑言:“你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个人,继续读吧。”
戚家军---倭寇的梦魇!”一生征战,几乎没有败绩!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政治腐败,海防松懈,倭寇与我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我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劫掠财物,烧毁房屋,俘虏老百姓当奴隶,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造成严重的倭患。你领导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以极少的伤亡全歼敌人!国家危难之际,你振臂一呼,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偶然作战中,你研究出了“狼筅大战“倭刀”大大减少了明军的伤亡!台州擂鼓震天时,你布置的“鸳鸯阵”是倭寇无法攻破的一道铁墙!你为后世写下了非常著名的兵法《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提刀能武,握笔能文,拯救大明于水火。
“将军,后世说您是军神。”我忍不住开口。你转身望向海平面,那里正有朝阳刺破云层:“我不过是把渔网改成了阵型,让竹子长成了刀枪。”浪花打湿了你的战袍,却淹没不了那声穿越四百年的叹息:“真正托住大明江山的,是甘愿把脊梁垫在军靴下的百姓啊。”
这是怎样的一个人?执着,好战,或是爱国?不!这些都不是,你是戚继光,一个绝不仅仅是“爱国”二字便可形容的戚继光,一个绝不仅仅是“忠君”二字便可以形容的戚继光。我想,“救时英雄”这四个字,才是对你一生的最好诠释。
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我再次翻开泛黄的书页,你款款向我走来。浮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沧桑的面容,你静静地看着我,内心坚定,面容严肃。我知道,那便是你,我品读的戚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