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荷兰本科毕业那会我去北京的一家五星国际酒店做线上市场,实习了一年学了很多,总经理人很随和,跟我讲她招聘时的所思所想,说留学生回来的太多,还是希望重用在国外不光要留学过,还要在国外当地企业工作过起码两三年的人才。所以来澳洲念完硕士,我抱定想法要先在当地企业做几年再说。
我经过了4-5个月痛苦的求职(请参看我的另一篇 - 《澳洲大熊猫求职记》),然后找到了现在这家小型澳洲化妆品企业,生产鸸鹋油治疗关节炎和皮肤病等等,员工除了我都是土生土长的,一口澳式英语的本地人,我做全职的线上市场、出口助理。偶尔朋友和家中亲戚会问我:在外国公司上班,很轻松吧?不用加班吧?是不是同事对你特好?朝九晚五好幸福!...
这种问法简单粗暴,我无从下口,那我根据目前在这家澳洲公司5个月的工作经验,浅谈如下:
1. 澳洲人不加班吧?
吧字去了,不字也去了, 就是答案。
澳大利亚人出了名的自由散漫,不较真,但是,一年年假20天,和英国的25-30天比起来,令人惊奇的吝啬。由此可见,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如我们想象的自由和浪漫。
澳洲人怎么不加班,刚来的第一周,我五点跟大本钟一样准时走,同事老板一个动的都没有。后来我不好意思了,五点天色还早,我就在公司上网学业务相关知识,6点,我走的时候,老板和经理还没走!再过了几周,我的责任多了,本来到五点就很难收摊儿,就到了6点,然后再自己学点知识就7点了,经理走了,老板把外面的灯关了,轰了我几次,我才走,老板还没走....
我问经理,老板在,你是不是有压力,觉得最好加班一会?经理是个50岁,在这家公司做了6年的漂亮爽朗的单亲妈妈,她说,“老板从不希望我们加班。总轰我走,可是我自己愿意多做点,弄清楚了再走。事情多就是这样啦!”
澳洲的大公司,小公司,加班现象都有,但都是凭自觉。东西做成什么样,80%靠自由发挥,你不想揽事,事情就越做越少,你多揽事,事情就越做越多。我的项目,都是我自己张罗,跟老板说,老板说好,开始弄,我就加班几天。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工作方式。反正我一身的拼命三郎劲儿,不用了也浪费。
2. 打死不承认自己忙,自己累,什么都是 So easy!
这样的小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也是不易,所以工作忙忙碌碌,压力也是有的。工作不久我很快学到,什么活突然放在你面前,压着再多的活也不会抱怨累,工作已经很忙了之类的,因为这样会给人一种能力不够的感觉。加上澳洲人爽朗搞笑,什么都是No worries ! too easy! No drama! No biggie!
3. 周三或是周五,啤酒烧烤等着你!
我公司是周五中午吃pizza,Harry兼职的几家律所,一家周五下班大家一起在办公室喝酒,一家周三下午在车库烤BBQ, 还有一家更恐怖,每个月抽一个周五,全公司包一家酒吧,信用卡拍给驻店经理,大家开喝。不过律所有钱,这样做也就罢了,其他辛苦挣小钱的公司不能做到这样。
4. 和同事老板的关系,会不会影响到将来升值加薪?
关系这个词,虽然已经作为英文单词,以“guanxi”出现,好像只有中国人才讲这个。但是,起码在阿德莱德这样人口只有130万的城市里,关系是很重要的。你找工作时,认识谁,不认识谁,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你当然不用去送礼,但是一个朋友在你想去的行业做,他就很有可能为你(免费)引荐去相关岗位。所以很多岗位内定也是常有的事。这种事情在悉尼墨尔本估计少一些,但是认识人绝对有帮助!
那么进入公司后,你和同事老板的关系有多大影响呢?埋着头努力工作,同事之间聊天你不参与,肯定不行。1. 回头工作上你出了点错,指望同事帮你的时候,那股子生分劲儿挡在你们面前,让你尴尬脸红张不开嘴,你就知道利害了。2. 员工之间的信任往往就是靠着一点一滴的沟通建立起来的。闲话要说,重要的话更要说,一件事情一个团队在一起琢磨,就需要你用自己的判断,迅速提出有效建议。不确定对不对,没关系,讲出自己坚持的理由--很多中国人一到新的团队就婴儿一样,指望着小组把事情都给你想到了,做到了---那你的价值在哪里呢?
我男友Harry给我讲了他的一个故事,他习惯迟到,迟到的时间不长,每次上课就迟到5分钟。他的成绩是法律系里数一数二的,课堂上的参与他也不含糊,一直再和老师互动,提出各种问题,参与各种问题的回答。到了期末,老师在10分的课堂参与分里给了他7分,旁边另一个尖子生拿了8分。Harry问老师要给分的依据,老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后来他自己想通了,就是每次那5分钟。让一个人对你的印象潜移默化的形成,在7分和8分中,都是很高的分数了,但是老师就是会从主观印象中衡量。
学校中的1分,到了工作环境中,就是下次加薪,加5000, 还是10,000的区别。
老板的主观印象,由你决定。
和团队合作沟通积极么?想法多么?和客户打电话自信圆滑么?甚至上班迟到么? 穿衣讲究么?细节决定命运是老生常谈了,但是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做的远远不够。我跟老板争论一个Facebook分享的策略经常满盘皆输,最后完全按照他的想法走了。
于是我在自己的电脑便签那里写了一句 Internal Client.
保证谁也看不懂,只有我自己知道,那是在提醒我自己,将老板和同事同样看成客户。你向他们在推销你的想法,你的建议。这需要郑重其事,需要制定策略,想要说服,需要摸清他们的脾气性格,考虑的角度。这些销售策略在内部团队关系绝对适用。
5. 老板对待员工 - 平易近人?还是耍老板威风?
我老板对员工们,像个慈祥的,无比耐心的,爱唠叨的隔壁家大伯。他57岁,长得活脱一个大叔型好莱坞影星,我听他的无边无垠的教诲的时候,也算对我是个享受了。岁数大了,跟国内的老领导一样,说一个点说半天,我有的时候被他说抓狂了。能不抓狂么?我花20分钟设计一个产品推荐图片,打算放到瞬息万变的Facebook/Twitter上,他又不做广告推,他处女座无比追求细节,抠着我的字体就要说上两小时,投入产出比太小啊!几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我忍不住跟他说,"其实...我们不需要花这么久吧..." 他马上说,"不不不,这样你我都在探讨中学习到了新东西"。我马上怂了,说你说的太对了!
老板会很关心我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我不说,他肯定不探寻我的隐私。我偶尔说几句,比如我家Harry找到实习啦,他就会立刻让我坐到他对面,让我说在哪里找到的工作,工作是什么之类的聊一会。老板工作很拼,最早一个来,最晚一个走,周末也偷偷来上班,搬箱子,倒垃圾,生产,哪里缺人他就在哪里。
当然,我认为他的效率有点低+固执的像一头牛+回我邮件太慢+说事情应该说快一点。但是整体上,我觉得遇上这个老板我学到很多东西,也算合拍。
通常上来讲,我现在经验不足,没法概括西方的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和他们的领导模式。今后工作久了再和大家汇报。但是现在我能观察到的是,领导和员工的距离不远,hierarchy 很平,你不用哈着你的任何上级,你和公司的任何一个人都会得到他人相等的尊重,只要别勾肩搭背和他称兄道弟。但是领导对你的期望值是很大的,他不会给你具体指导,但这并不表示你就可以不作为了。你不能指望一个57岁的老头走到你桌子前说,父亲节要到了哈,想点东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