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嘴,就是在为孩子加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点评写作群里战友的文章《伤害孩子的八把刀》,引发出自己的如下思考。

我们做父母的,往往习惯用嘴去教育孩子,以为是讲道理,看了学友的文章,才知道,我们以为的讲道理只不过是“唠叨”:

“早上一叫就要起床,你总是慢慢吞吞,这样会迟到的。”

“要学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你看你的房间象狗窝,乱糟糟的。”

“你怎么回事,垃圾也不会收拾,东西来丢的到处都是,人要学会收拾自己,才能活的象个样子”。

……

殊不知,给孩子一味的“讲道理”,其实就是“唠叨”,会打掉孩子的耐心,把孩子逼向烦燥。

怪不得我们这样说孩子的时候,他总是说:爸妈,你们烦不烦呀!

现在我们才知道,唠叨给孩子带去的不是被关心被爱的感觉,而是不喜欢不能接受,会让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经常接孩子放学的路上,我们会问孩子:

“今天考试了吗?”

“中午午睡了吗?吃得怎么样?”

“与同学相处得好吗?”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能听得懂吗?”

……

孩子在这个时候,大多回答只有两个字“还行”。“还行”是什么意思,父母心里想的就是,你个小祖宗这不明显是在敷衍我嘛。

其实,当孩子这样敷衍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会说“还行”?为什么孩子他(她)会这样回答?是不是我们经常的唠叨,让他(她)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唠叨”不仅会令孩子离我们越来越远,而且会添加孩子学习上的阻力。

“回家该干什么事?不做作业就想着玩”。

“你怎么这么磨蹭?半天也不见你写几个字”。

“快点做作业!做完作业还要拉琴”。

……

这些唠叨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不满情绪的发泄,捆绑着孩子的心灵,美其名曰:我这是在提醒孩子。

孩子在写作业过程当中,我们又会不断地去唠叨他,不停地提醒他,经常性地打断他,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能平静吗?学习是带着阻力还是带着助力?我们打着关心的旗号,陪伴支持还是陪伴监工?搞清楚上面三个问题,就会明白,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反而总想着玩游戏了。任何事情的发生,总是有其原因的。

我相信,上面我们家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很多家庭当中上演,象我们这样的爸爸妈妈也大有人在。我们对孩子是无私的付出,但是,孩子给我们的反馈就是“妈妈很烦,你烦不烦?”,这样的话。让我们不解也让我们心寒。

我们以孩子为中心,给予他(她)最大程度的关心,但是最后,却成为了孩子最不喜欢甚至孩子最不接受的关心。

这一切其实都源于我们过度的关心,太过度的关心。我们过度的通过我们的嘴巴来强调我们的关心,没想到我们却把关心变成了“唠叨”。

“唠叨”,是孩子精神生命的“紧箍咒”。

“唠叨”,捆绑了孩子,让孩子关闭了心门,砍去了孩子的耐心,把孩子逼向烦躁。

用唠叨来教育孩子,长期在孩子面前唠叨的爸爸妈妈,都会培养出来一个极其没有耐心的孩子。做人做事没有耐心,容易烦躁的孩子,几乎都是唠叨的父母培养出来的。

当我们心里想着孩子的缺点,打算用嘴巴去唠叨的时候,就一定要想到“唠叨”是一把刀,会砍掉孩子的耐心,把孩子逼向烦躁。

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立刻闭嘴,闭嘴,就是在为孩子加油!

闭嘴,对中国的教育来说,这是进步!

为了让我们孩子更好的健康的成长,我们有时候一定要学会闭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9.7.5号,第一课内容: 哈喽哈喽,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晚上好!我是吴志荣老师,非常开心,以这样一个方式,...
    小雪_8e77阅读 727评论 0 1
  • 中间有特殊图形,并且其他图形只有两种元素F,b,数量不等,考虑米字形运算。F+b=龙。 错误思路:首先考虑图形对称...
    Alone_0633阅读 448评论 0 2
  • 无恶不做,死不足惜,力量单薄
    龙港娱乐传媒阅读 218评论 0 0
  • 牙齿终于好了,不疼了我要加油了,这几天真的影响心情。各位战友们牙疼要早点治疗不能拖的。有什么不舒服,影响工作和生活...
    拉伽瑜伽天天阅读 311评论 0 2
  • 1.思维的误区。以前觉得自信不好,不谦虚,不低调,太光芒太刺眼。不知道什么时候有这种想法的,很可怕,所以一直在人群...
    0322阅读 2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