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小的我》:生命里的光束,照亮小小的我

电影开头的一幕,就是二十岁的脑瘫患者刘春和艰难地走上楼顶,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刚好这个时候,外婆的到来,就像一束光,照亮刘春和眼前的黑暗,让他暂时断了轻生的念头。当外婆问他在楼顶上干嘛的时候,他说“看天”,让人觉得他是那么闲情逸致,是那么享受生命。殊不知,前一秒他正在写“遗嘱”。

外婆光束,是自信的光芒


与刘春和妈妈打压式地相处方式不同,外婆每次给刘春和的都是鼓励和支持,让刘春和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外婆不嫌弃刘春和肢体不协调,担心带他出去会被人嘲笑,她大大方方地带他去见她老年合唱团的朋友,骄傲地跟老年合唱团的朋友说刘春和高考超一本线80分,和老年合唱团的朋友一起给他过生日,祝他心想事成。

外婆会在刘春和遭公交车司机歧视时,在公交车上与司机理论,会在合唱团的姐妹说刘春和是个傻子时据理力争,大打出手,处处维护刘春和。

当刘春和去面试培训机构的老师和咖啡馆服务员时,外婆不仅支持,而且每次都陪他去,在面试培训机构老师失败后和以为面试咖啡馆服务员也失败时,外婆都以不录取他是“他们的损失”安慰着刘春和。

外婆觉得刘春和经过练习一定能当好她们合唱团的鼓手,外婆支持他考师范大学,外婆让他去学车考驾照,在妈妈生完妹妹之后开解他......

刘春和就像青苔一样,哪怕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他也在奋力生长,哪怕如米粒一般大小,也不自爆自弃,不自惭形秽,凭一己之力活出了不输于牡丹的尊严,更何况,在他的生命里,外婆就是一束光,是一束自信的光,让他内心不断强大,让他有勇气去追求正常普通人的生活。

雅雅光束,是虚幻的晨星


雅雅的出现,从整个影片来看,我一开始也觉得是爱情线,对这部影片来说确实有点突兀和不现实,直到最后外婆在机场卫生间接到电话得知老年合唱团的演出是一个骗局,而雅雅此时也刚好在机场,才想明白这是影片的暗线。

雅雅在刘春和开始打鼓的时候就想着利用刘春和打入外婆的这个老年合唱团,想与诈骗团伙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这在刘春和的妈妈叮嘱他要盯着外婆不要被骗,以及雅雅成功打入外婆的合唱团,在刘春和家聚餐时说她自己在给“妈妈”打工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而刘春和哪有这么多的心思,只觉得这个阳光、漂亮的女孩子善良、温暖,愿意与他打交道。虽然是诈骗团伙的一员,但从刘春和的角度来说,她无疑给刘春和带来了与外婆不一样的另一种光,像星星一样遥远和触不可及,是刘春和自己要追逐的光,是一种渴望、一种动力。

从刘春和的两次梦境中就可以看出,刘春和是多么地渴望自己是一个正常的男孩啊!第一次梦境是刘春和梦到自己是一个正常男孩,追逐着那个拿个火光的雅雅,第二次是刘春和牵雅雅的手被拒之后,他希望成长一次就可以蜕变一次,最后变成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能够追求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雅雅也了解到了刘春和除了肢体以外,其他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刘春和内心里的善良也激发了她内心的善,后面才有了机场外婆被告知她们陷入骗局的一幕。

青春的萌动,虚幻的晨星,想象的美好,心灵的慰藉,是雅雅带来的。而刘春和的诗——“你是高耸如云的晨星,而我是穿行于孤寂之河的怪人,索桥上的刽子手,在扼杀幻梦,河堤传来枪声,处决了情谊。”“骗子”雅雅和梦幻晨星,都暗示着美好与不现实,他终究明白,这高耸如云的晨星可望不可即。

外界的光束,是强大的光源


我觉得对于刘春和的打击,无疑是来自妈妈的,他好不容易从外婆那里得来的些许自信,在妈妈那里又被打得体无完肤。小时候父母他穿进行李箱找不到他时,父母就有希望永远找不到他的想法,这无疑在他幼小的心灵来了重重的一击,以致于长大后他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只有自己躲起来,身边的人才能过得好。妈妈阻止他报师范大学,用狠心的话说“人家正常生都招不过来,人家为什么招你这样子的”,他也曾经质问妈妈“是谁把我生产这个样子的嘛”“我这个样子因为哪个嘛”。  

妹妹的到来,他想去看妹妹,被妈妈重重的推到一旁,无疑对他来说又是心灵创伤的一击,他也发出了“妹妹会想要一个我这样的哥哥吗?”的疑惑和自我否定,所以,他亲手做的两包糖拿回家送给妈妈时,此时他已经有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在妈妈血糖高不能吃糖时,他狼吞虎咽吃那些送不出去的糖,坚决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幸好抢救及时,挽回了生命。

“不只是钱,我有工作,是尊严”,这是刘春和成功应聘上咖啡馆服务员的时候,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可见他是多么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有人说咖啡馆的老板只是想利用他做宣传,增加流量,但是我觉得不管怎么样,他给他工作,给他尊严,刘春和已经得到他想到得了,也是他内心强大的原动力,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

还有,在刘春和给公交公司的投诉信发出去之后,这群老年合唱团被邀请去参加听证会。会上公交公司给刘春和发了米油面作为奖励,但是这并不是刘春和想到得到的结果,所谓的“奖励”更像是一种讽刺和作秀。当他上台讲话的时候,他说老年人不会手机支付,不会身份验证,让他有一种找到了同类人的心安,如果没有他们,他是否能够把身边的小事做好。确实,老年人给刘春和带来了归属感,他知道他们也会跟他一样会感到无助,所以,他在帮助合唱团的老年进行养老年审后,他感到很开心,他也有为别人发光的时候了。

他说他在各种人员里跟各种各样的目光碰撞过,有怜悯他的,有恐惧他的,也有厌恶他的,他希望的是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像他们一样的“社会短板”,关于幸福的意义里,应该有每一个人。

我觉得他也在经历各种事情之后不断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他在努力成为光源。电影的结尾,刘春和熟练地为老年合唱团打鼓,显然,他在老年人这里已经点燃了他的自己的光,他大概从此真的如打鼓那般热烈地热爱生活吧。

我觉得,不仅是像刘春和这样的残疾人,每个人都需要生活的光,照亮前行的路。我们需要如外婆这样的温暖的光,有时候也需要像雅雅这样虚幻但美好的光,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成为光源,温暖自己,照亮他人。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小小的我,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都是完整的我,也能够像袁牧笔下的青苔一样,是主角,有具象的人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