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闺蜜打电话,跟我诉苦,她刚被老师请去学校,原因是正在上4年级的孩子,有厌学现象。
孩子在课堂不认真听课,从早上就盼着放学,写作业不能按时完成,还字迹潦草,数学算错率高达一半以上,老师提醒了好几遍,孩子就是不愿意改。
闺蜜问:“孩子不爱学习就爱玩,可怎么办?我跟他爸爸小时候都成绩优秀,怎么到他这儿就不行了呢?”
孩子不爱学习,成绩提升不上来,是很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有的父母对孩子施加压力,让多做题,多上辅导班,有的父母佛系教育,顺其自然发展,其实这两种方法都不可取。
要想解决问题,先要找到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
那么,我们来看看影响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1、孩子的基础不扎实
有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基础知识没有学扎实,而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导致到高年级时,跟不上学习的进度。
我闺蜜家的孩子就是这样,他对汉语拼音的前鼻音和后鼻音一直分不清楚,经常被同学笑话,他索性就不好好学了。
时间长了,导致自己越来越跟不上进度,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2、孩子的性格比较叛逆
孩子的性格跟父母有很大关系,有的父母对孩子骄纵,导致孩子比较任性。
也有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疏忽对孩子的陪伴,让孩子产生叛逆心理。
有叛逆心理的孩子,往往情绪很不稳定,有时老师批评他一下就记心里了。
总是有意无意地跟老师做对,或者故意不好好上课,不交这位老师布置的作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3、孩子学习方法不对,成绩差
生活中也有这样一部分孩子,他们学习很用功,写作业也很认真,每天都伏案苦读,但考试成绩就是提升不上来,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还有另外一种孩子,平时学习还可以,但一到考试阶段,心理压力就会增大,复习知识掌握不住重点,导致学习成绩不稳定,慢慢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上面这几种现象也许你很熟悉,但通过分析,你就会发现,影响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贪玩,还有环境的因素,只要父母调整一些方法,孩子的学习态度也会随之改变。
帮孩子改变学习态度,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父母做好学生,孩子变身好老师
俗话说,学十遍不如教一遍。
当孩子基础知识薄弱时,与其逼孩子多上辅导班,不如让孩子学会分享。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那孩子为什么不能是父母的老师呢?
当孩子放学回家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询问孩子当天的学习内容,也可以自己找一些简单的问题,请孩子给予指点。
孩子在跟父母互动过程中,也会逐渐理清知识的相互关联点,并促使他学会去找问题的答案。
2、训练孩子的条理性,增强学习的规划能力
很多孩子缺乏主动的学习意识,做事缺乏学习规划,遇到问题就习惯性地叛逆,叛逆也是一种逃避,是因为自己无法攻克难题而退缩的一种表现。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可以通过
制定一个个小的学习目标,让孩子发现自己通过努力,就可以看到进步,这时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就发挥出来了。
比如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先让孩子详细地描述遇到的问题,再让他提出解决的方法。
当孩子需要时,父母恰当地提供一些帮助,鼓励孩子勇敢地去尝试,孩子往往会提高自己完成目标的动力。
3、鼓励孩子,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曾提出,孩子在6—12岁时,正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时期,如果他们能通过努力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容易获得成就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
曾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位妈妈第一次开家长会,老师告诉她孩子有多动症倾向,在板凳上坐不住三分钟。
妈妈回家后,对孩子说老师表扬你了,原来只能坐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
又一次去开家长会,老师对妈妈说,班里有50名同学,他考了第49名,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
妈妈回家对孩子说:“老师说你只要心细一些,成绩就能超过同桌,同桌这次考试第21名。”
这个孩子在妈妈不断鼓励下,最后考上了清华大学。
在生活中,孩子的学习不管好不好,都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让孩子体验到父母情感的支持,并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
如何鼓励呢?你可以这样说:
这次完成作业比计划还提前10分钟,有进步!
这道题你用了三个方法来解决,真不容易!
你能教会妈妈解答这道题,妈妈很高兴!
你会发现,随着父母态度的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也在变化,他们默默地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这是比学习成绩还重要的技能。
在生活中,那些爱学习的孩子,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民主的家庭,父母在跟孩子沟通时,会带有启发性和讨论性的鼓励,这才是让孩子爱上学习最重要的源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