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工作岗位时,一腔热血投入工作,但却很少思考自己的未来。
经历了一段时间后, 又或者我们通过面试时被问及,终于开始考虑:我的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职业规划的定义
职业规划是指对决定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一个事业奋斗目标,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并制定相应工作、教育、培训的行动的计划。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往什么方向走,这就是职业规划的意义。
无论有多少目标,有多少计划,但你要做一个有方向的人,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
人的一生自己可支配的时间有1/3,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渡过,1/3的时间是工作中,所以成功的职业意味着幸福快乐,合理高效支配自己的时间也能给你带来提升与幸福。
古罗马著名的演说家、政治家、教育家西塞罗认为:如果你的生活方式是正确的,那么你到了晚年只会比年轻是时更加幸福。
所以职业规划就是人生规划,做好职业规划,就能获得幸福人生!
职业规划通常有两种通道:专才或是通才。专才是指职业生涯只要在单个职能领域发展,而通才是指多种角色的转换,责任范围从小到大不断增加,逐渐提升个人全方位能力。
但无论何种方向,我们都要从以下这些步骤开始:
1、认识自我
现在网络很流行斜杠青年,太多人在自我本职工作之外去进行拓展,这也是自我认知的一种体现。但无论我们选择专才还是通才去发展,前提都要对自己进行剖析,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长、爱好、性格特点、强弱项等,然后再去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因为只有你擅长的,或是你热爱的,你才能把他做到最好。
如同《穷查理宝典》中说的: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真正得到的真见卓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争取的决策必须局限在自己的“能力圈”以内。
正如职业规划成功三要素,有能力的、有兴趣的,组织有需求的,它们是奠定我们职业规划成功的基石。
2、明确目标
剖析自我后,就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发展目标。
同时确保我们制定的目标必须遵循SMART原则,即:明确的、可测量的、可实现的、相关的及有时限的,这样更便于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督促自己努力向前。
美国哈佛大学曾就“目标对人生的影响”进行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批智力、学历、家庭背景都差不多的学生。二十五年跟踪调查下来显示:
(1)3%的具有清晰而长期目标者,二十多年来从没有更改过自己的目标,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最终都成为各领域的顶尖人士,其中不乏白手创业者、国家的领袖和社会的精英。
(2)10%的有清晰但较短期的目标者,在这二十五年里目标不断的被达成,基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并在各自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3)60%的目标模糊者,大多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并无突出成就。
(4)27%的没有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生活很不如意,而且他们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目标是我们行动的方向,有目标才有动力!
3、制定计划
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后,应将自己的终极目标进行分解,我们可以用“剥洋葱法”,逐层分解,设置自己的阶段性目标,便于我们通过完成小目标而实现大目标。
比如我的职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总经理,那阶段目标就可分解为总监、部门经理、主管等,可以为每个目标设置达成期限,同时给你自己制定学习提升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向目标方向推进,正式开启职业规划的进程。
4、调整执行
职业规划确定后,一切靠执行。迈向成功离不开职业规划,能够成功则取决于个人的行动力。
计划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做相应的调整,但方向要坚定不移。就像李尚龙在他的书中说到的“这个时代,要么你选择成为一个偏执狂,用生命去努力,要么就压根别努力”
所以既然坚定了要变好的方向,那就努力前行吧。即使你的特立独行让你在人群中是那个不受欢迎的,那也要坚持下去。
——我听到的,会忘记
——我看到的, 能记住
——我做过的,才真正明白
别愚弄自己,记住,我们是最容易被自己愚弄的。
所以职业规划需要我们真正去做到,只有按照计划执行,我们方可达到目标。
如同生物学家所称的“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一个的联系”,那么请记住,职业规划就是联系着我们人生的每一步,只有获得成功的职业规划,我们才能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
为了我们的幸福人生,努力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