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断头路带:我心目中未来紫东区的导夫先路者

        近日,南京紫东区发展规划刚要出现网络,预示着城东发展已箭在弦上且有破竹之势。

南京紫东区规划

        作为城东区一员普通住民,为现在的南京市委领导能够排除万难作出大东区发展决策而感到欣慰。然而,随着大东区“东部地区专题规划”践行进程的进一步深入,一定还会面对城东“断头路带”遗留问题,即根据临界于仙林与麒麟交接(金马路、汇通路、灵山路和麒麟东等十余处)“断头路”历史渊源。相比JN区及其麾下的直属单位,我认为QX区或其麾下的仙林大学城更适合成为未来“大东区”建设开路者和领导者。

城东断头路示意图


原因有四点:

(1)两区使命感、执行力对比

梳理城东断头路带历史不难发现,JN区主政十年,至今没有打通一条市政道路至城东核心区——仙林,同时还在两区边界堆起了大量永久性基本农田,也就是说JN区政府继铸就断头路带的“柏林墙”后又埋下了基本农田的“分界雷”。因此,JN区丝毫没有担当城东发展任务的使命感。反观QX区和QX区的仙林大学城,他们在断头路带的作为。如:金马路、麒麟路(西)、九乡河西早在2005年就修至边界。在前期麒麟片区道路未打通的前提下,直至2017年前,仙林大学城依然义无反顾的去修了经天路、仙隐南路和学子路等,明知这些路修道边界会形成断头路,造成市政资源一定年限的浪费,但依然在权限范围内落实民生道路。表现出深根细作、扎根城东的领导者姿态。

(2)两区政府的责任感对比。

看城东仙林副城的麒麟片区边界南北实属两重天。尤其是JN区主政范围的灵山片区,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仍以国民时期的龙其线维持现有城市的交通运力。遗留下了龙其线道路窄、人车混行、交通事故频发等高危险性事件。同时,JN区在青龙山一带进行青龙社区建设,我灵山片区居民一直呼吁青龙建设运力不要占用龙其线道路资源。希望政府能够另谋出路,但是,JN区主管下的基层政府依旧源源不断的让青龙社区的运输压力附着在十万居民上下班必经的羊肠小路上。对此,JN区没有尽到父母官的为民考虑的责任。反观QX区和仙林大学城,在灵山片区居民提出希望在28所东侧路建设临时道路,以便未来可以安全的上下班。没想到的是仙林大学城回复让人振奋,他们竟然主动自我提高要求,承诺以市政道路对接,并于2019上半年主动筹备相关手续,即希望年中完成28所东侧市政道路建设。虽然,这条路建设出来,JN区不主动对接的话,依旧是断头路,但我们老百姓能看出仙林大学城对非本区居民的民生请愿都十分用心,彰显其定位城东事业发展的责任感。

(3)两区基层政府的担当力对比。

城东东郊小镇与银亿东城的交通问题应该是城东交通问题的典型,JN区在此主政十年,小区出行问题十年不见解决。而且就其规划的市政规划一号路建设,JN区麾下的高新区的态度从不情愿到推诿到降标农路再到甩锅街道,毫无担当力可言。其次,以东山下村拆迁问题信访前后矛盾,不但没有担当力,还断送其在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反观QX区仙林大学城,一度被列为南京市民生工程推进的先进单位,至少在城东发展层面上的担当力自然更胜一筹。

一号路推诿过程

谁承诺找谁负责的经典回复

(4)两区基层政府的向心力对比。

向心力指民心所向之力,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通过百度检索“仙林大学城”+“道路建设”和“麒麟高新区(或科创园)”+“道路建设”两组关键词。仙林大学城检索结果都是“招标”“公示”和“推进”等字眼。而麒麟高新区检索结果的前几页会时不时出现“不作为”“懒政”等字眼。其次,是对比两区近三年来关于“道路设施”“基础建设”和城东发展的12345信访工单。即可一目了然两区政府在城东老百姓心目中的发展地位。

总之,从城东“断头路带”可以看出,QX区及其QX仙林大学城比JN区及其高新区在使命感、责任感、担当力、执行力和向心力等层面上均胜之一筹。是我们心目中未来紫东区的导夫先路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