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关于道德,关于快乐与痛苦,存在着一些矛盾和现象。最具代表意义的是宗教观点,比如佛教的"四颠倒"中,认为凡夫智慧浅薄,常常"以苦为乐"。而人们如果反过来看时,又会觉得宗教徒也是颠倒的,他们才是"以苦为乐"。宗教苦行僧在精神和肉体两者方面同时折磨自己,在人们看是"苦",何来的"快乐"与"幸福"可言?而在苦行僧看来,人们与其的整体感受恰恰相反。对于社会而言,所有的宗教,都存在这种矛盾。而在社会中,比如许多吸毒者,明知吸毒是"痛苦",但又能从其中获得"快乐"。这是否是幸福?亦或是痛苦?
以边沁的功利哲学来看,以上这些矛盾和现象,并不是不可判断的。而判断的标准,主要在于提取一定时段"痛苦"与"快乐"的质与量,从质与量的多少及持续累积来进行选择判断。比如吸毒者,在一个较长期的给定时段中,如果通过吸毒获至的整体"痛苦"大于"快乐",则他就是𣎴幸福的。而不仅仅只是以其吸毒的药效时段作为判断的标准。宗教徒的"痛苦"与"快乐"判断方法,也以此为标准。
作为社会个人的"快乐"与"痛苦",站在主观和客观的角度去看待,结果都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边沁的功利哲学有其内在的不确定性所在。基本上,是一种宏观意义上的综合判断结果,在哲学分析性上有所不足。但是,这也并不妨碍边沁哲学作为一种有助于提高人类整体幸福的思想,而为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独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