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雨

【九洲芳文】

昨天,淅淅沥沥的雨下了一天,从早到晚,没有片刻歇息,好像是天空把攒了几个月的水汽一口气吐了下来,又像是刚刚成年的娃娃外出闯荡受了委屈,回家见到母亲的那一刻,把憋了几个月的眼泪絮絮叨叨、不紧不慢地流淌了出来。

这场雨下来前,津城旱了许久,一整个冬天,开了春都没有下雨,估计把农人们都急坏了吧。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特别害怕天气异常,一旦遇到大旱天,家里的大人就会格外忙碌,又是修渠引水,又是扛着抽水机到田边抽水,前面的方式有限制,必须得是离水源近的水田;更多的情况是跟同村人协商,通过堰渠把水引导附近后,借别人家的田把水一点点过渡到自己家的田里。

尤其是水稻扬花的时候,如果遇上大旱,大热天里田埂上会到处都是忙碌的农人。如果水田长时间缺水,稻米就不会饱粒,会导致粮食减产,那样大半年的辛苦就会白费。另外水稻收割时又怕天天大雨没有晴好的天气,如果是一两天还可以让水稻在田里养几天,要是时间久了水稻就会烂在田里,要是正在割稻就赶上下雨的话,淋了雨的水稻没有地方晾晒还会生芽,谷子坏了,来年一家人的口粮和零用钱都会受影响。

虽然我现在不在乡下,不靠天爷吃饭,不用问晴雨风雪,对大自然的依赖也很少,但中国仍是农业大国,依然有不少人指望着天气讨生活,如果气候异常,田地里的庄稼必然受影响,一旦庄稼受到影响,城里的供应也势必会受影响,虽然到不了断供的程度,但同样的钱,购买力会大打折扣。

雨水,尤其是春天的,对庄稼来说很宝贵,可我小时候最不喜欢下雨,因为下雨天会响应很多事情,首先不能出去玩,其次上学要早起,被雨淋湿的山路很滑会影响走路的速度,再者到处都湿漉漉的,阴冷阴冷,很影响心情,最后还得撑伞,很是麻烦。小时候祈祷天天都是晴好天气,不要下雨的梦想现在倒是实现了。

上大学来了津城,一把伞一年到头都用不了几次,第一年水土不服,总觉得口干舌燥,尤其是换季的时候浑身不舒服,想来就是缺水的缘故。我从小长在水汽丰盈的长江畔,皮肤里是喝饱了水的,早已习惯了有水的环境,而津城是个多大风少水汽的地方,不但没有外在的水补入,反而还索走了内在的水,一对比落差甚大,自然身体就不自在了。还好津城有河有湖,一有时间我就会去河边湖边走走,感受一下水汽蒸腾的环境,只是住的地方没有,所以我跟老张说,我的理想居住环境是大落地窗,站在阳台上可以望见湖看见竹。

一开始不适应津城的干燥,现在觉得也挺好,不淋雨,不湿鞋。可能是小时候淋雨淋怕了,不想再体验满脚都是泥水,到处都湿漉漉的吧。在津城待了几年,去年夏天回长江边,竟不习惯下雨天水汽氤氲的气候了。

现在一年不下雨我也不会觉得奇怪,偶尔来一点雨还会觉得稀奇。只是到了春天,还是会不由自主想起“春雨沙沙,细如牛毛”的儿时记忆,“飘在田野,滋润庄稼”,没错,春天,如果不来一场春雨如何完美?田地里的庄稼都还在等着呢!

昨天,淅沥沥淅沥沥下个不停的就是这贵如油的春雨,真是好雨知时节呀!

【九洲芳文】投稿二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多日来,我居住的小城一直被雾霾包裹着。到了冬天,面对持久不退的雾霾,被各个时段播出的天气预报,时刻提醒着:减少户外...
    光阴茶语阅读 1,547评论 0 0
  • 南方的冬天,很艰难,很冷,湿冷。我相信,一个北方人,第一次来南方,肯定受不了。 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感觉现在的冬天,...
    漂流萍_1427阅读 3,486评论 0 1
  • 窗外雨还在下着,车流还是连绵不断地穿梭着,丝毫没有让着点的意味!路一边的菜地可没人再敢踏进一步,菜畦整齐的排...
    茕茕顾影阅读 1,768评论 0 5
  •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可今春的雨就像批量化生产的转基因金龙鱼油,不仅无法给人带来春夜微雨的喜悦,反倒让人有不尽的...
    微有若言阅读 3,647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794评论 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