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治·K·西蒙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法国思想界卢梭曾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人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次从枷锁中破茧成蝶,出生时要卯足力气来到人世间,读书时要遭受来自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和同学的“内卷”,工作时要面对上司的“关照”和同事的竞争……
我们所有的焦虑根源都是来自于这股压迫感,在心理学角度称之为控制型人格。这让我们本就不容易的人生,变得更加艰难。
如何破局,改变这种状态呢?
以研究控制型人格和其他性格障碍而著称的乔治·K·西蒙博士,是CNN常驻心理学家。他在《披着羊皮的狼:如何与控制型人格相处》一书中,借助多年的心理咨询临床实践经验,深度剖析了控制型人格及如何应对。
自古以来,人类就为了生存而斗争,从原始社会的与自然斗争,到如今现代社会为满足自身需求的奋斗,似乎人的天性就有斗争的基因。
当为了追求个人的需求,不能掌控和约束自己,从而影响到他人的斗争,就是攻击行为,这也是人性的弱点。
攻击类型分为显性和隐性,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言而喻,掩盖真实意图的攻击行为,威胁到别人让步或者放弃,形成隐形-攻击,就是操纵人际关系的策略,也就是控制型人格。
比如,家长总是意图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听话,不允许有不同的见解,这就是典型的隐性—攻击型性格,又称为控制型性格。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研究表明,有些人的童年经历了被虐待,或者被忽视的生活,那么,为了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他们就要变成“斗士”。
如果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类型的人群,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要熟悉披着狼皮的羊的特点:分析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手段是什么;
要熟悉隐性-攻击的策略,预判他们的行为和战术;
要避免恐惧和不安,有效应对控制者;
要给改变自己与他人交往互动的行为,减少被控制的可能。
此外,书中还用大量篇幅介绍了如何与控制型人格和谐的原则。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人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透过现象看本质,摆脱压迫感和控制型人格的影响,跳出人际交往的怪圈,从而掌控局面,完善人生。
本书结构清晰,要点明确,对职场新人和想要摆脱受控局面的人都大有裨益。